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影响的研究
2018-08-10温暖
温暖
摘 要:不同农业措施下,大豆根腐病的发生程度不同,轮作区总体看来比连作区根腐病发生轻,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大豆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存在差异,16个品种中黑农38,合丰39,合丰25发病较重,垦鉴23,绥农14,丰源9618、绥农4、绥农10发病较轻。
关键词:农业措施 ;大豆根腐病 ; 品种抗病性
前言: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种类多和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不同地区病原菌种类不同,其中镰刀菌为主要致病菌。大豆根腐病菌具有较广泛的寄主范围和在感病寄主不存在时有数年的生存力,病菌既可以休眠体越冬,也可以在土壤及残体上腐生。初次浸梁来源一般为带菌残体和土壤,大豆根腐病在大豆种子萌发以后即可发生,以子叶期和第一片真叶为主。大豆以根和靠近根表的茎是主要的侵染部位,其侵入方式主要是伤口,自然孔口和直接侵入三种。一般直接侵入的较少,影响大豆根腐病发生和发展的因子有很多既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因此在不同的条件因子下,病害的发生与否,发病程度也显著不同。土壤温度直接影响着病菌的发育和侵入,温度和湿度过高,过低都降低病菌的致病力。只有在土温18℃左右,土壤适湿或稍干燥长期保持下,病菌的致病能力最强,植株的发病程度也最严重。此外重茬迎茬发病重,平作比垅作发病重,多施氮肥加重病情,大豆潜根蝇危害与根腐病发生呈高度正相关。刘铸德研究表明粘重的黄泥地发病重,砂土发病轻,低洼潮湿积水地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发病轻。为了进一步减轻根腐病发生本试验进行了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影响的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品种
1.2 试验设计
在轮作区和连作区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1—对照; 2—施有机肥; 3—施化肥; 4—免耕; 5—深松; 6—秸杆还田,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三次重复。
轮作的作物:麦—麦—大豆—牧草—玉米—大豆。
1.3 调查方法
在苗期采取對角线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取5株,清洗根部,查根腐病的发病情况,并测株高和根长。
1.4 根腐病分级标准
0级:茎基部和主根上均无病斑
1级:茎基部和主根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积在1/4以下。
2级:茎基部和主根上病斑面积占1/4—1/2左右
3级:茎基部和主根上病斑面积占1/2—3/4左右。
4级:茎基部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烧茎现象,但根系并未坏死。
5级:根系坏死,地上部萎蔫或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采用同一农业措施的前提下,连作地块根腐病的发生要比轮作地块的严重,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根腐病发生最严重,病情指数达到41%,采用施化肥的(N,P肥)发病最轻,病情指数只有19%,与对照比,深松、免耕、有机肥,秸杆还田处理区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差异不大;连作条件下,根腐病发生较重,其中免耕处理区根腐病发生最轻,其它处理区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
2.2 不同农业措施对大豆株高根长的影响
从表2中看出,轮作条件下,不同处理区的株高比对照区株高高(除深松),根长变化不大,差异不明显。连作条件下,采用不同措施后,与对照比,株高均有所增加,根长变化不大。
从表中还可看出,轮作区的株高,根长与连作区没有差别。
2.3 不同品种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
不同品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情况不同,经调查后结果见表3。不同品种之间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其中黑农38,合丰39,合丰25发病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44%、43%、42%;垦鉴23,绥农14、丰源9618,绥农4、绥农10发病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21%、22%、24%、24%、24%。
3、结论与讨论
3.1 大豆根腐病连作地发病要比轮作地严重。在轮作和连作条件下,有些处理区与对照比,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视觉的偏差造成的。
3.2 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的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品种,但品种之间抗病性存在一定差异,品种垦鉴23,绥农14,丰源9618、绥农4、绥农10发病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