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及所遇挑战
2018-08-10单佳兰
单佳兰
摘 要:2009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人民币国家化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作用巨大,同样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同样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始终着保持高水平发展。2013年,中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开始与沿线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提高人民币在这些国家中的覆盖率。所以在这大背景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人民币 国际化
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世界经济形成了“双引擎”驱动增长的局面: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恢复缓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3年全球最大七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俄罗斯、 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经济总量已超过由老牌工业化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世界政治也逐渐进入“再平衡”时代。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韩印澳等国家也逐一推行自我版本的再平衡战略。世界政治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也促使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更替演变。
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再能够完全支撑世界经济。美元也相对应受到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货币的挑战,美元危机有所凸显。据IMF统计,2014年6月末,在全球官方确认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欧元和英镑的份额比危机前减少了2.5%、2.5%和0.8%,而以新兴经济体货币为主的其他储备货币份额则上升了5%。
二、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但跨境贸易结算存在困境
2016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9.85万亿元,同比下降18.6%,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重为25.2%,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收付比为1:1.6。
2016年,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5.23万亿元,同比下降27.7%,其中, 货物贸易收付金额4.12万亿元,同比下降35.5%,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重为16.9%;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收付金额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1.2%。2016年,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比为1∶1.43。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一带一路”项目得以广泛推进,而人民币在成功晋升SDR货币篮中一员后,作为国际货币被广泛使用于各项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中,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高达21221亿元,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相比,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贸易计价货币来看,除了我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很少用到人民币计价,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全球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中仅占0.6%,距离美元占比48%和欧元占比29%的巨额比重是无法抗衡的;从外汇交易货币看,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使用较少。2013年4月,以人民币作为交易币种的外汇交易量仅占全球外汇交易总量的2.2%,在全球所有货币中排名第9位,相当于美元交易量的2.5%、欧元交易量的6.67%、日元交易量的10%、英镑交易量的20%。从国际支付货币看,人民币与主要结算货币存在较大差距。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2014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所占的份额达到 1.57%,仅为同期美元、欧元和英镑的3.7%、5%和16.67%。
三、国家间的货币互换协议推进双边贸易
人民币虽然成为了国际结算货币,但是其在地位上远低于美元、欧元,这样的处境与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态势自相矛盾。为了摆脱在国际收支中对美元高度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与多国签订人民币本币双边互换协议,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在双边贸易中美元的需求。
2016年,人民银行先后与摩洛哥央行、塞尔维亚央行、埃及的中央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为295亿元人民币;与新加坡金管局、匈牙利央行、欧央行、冰岛的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为663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末,人民银行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金额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在人民银行与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动用1278亿元人民币,人民银行动用外币折合664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累计动用3655.31亿元人民币,余额为221.49亿元人民币;人民银行累计动用外币折合1128.41亿元人民币,余额折合77.58亿元人民币。
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但资本项目自由开放程度低
离岸金融市场打破了传统国家之间的空间限制,消除了相对封闭隔绝的状况,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调动资本资源,大大促进了资金的优化配置。而从我们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由于离岸金融市场能够给予我们的进出口商更加高效、快速、低廉的成本发展我们的国际贸易,所以能够极大的促进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
国际市场人民币流通机制主要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清算业务和人民币的回流等,货币的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密切相关的,而中国的资本项目并未完全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在国际市场还难以实现自由兑换,因此,就无法自由买卖人民币金融产品。目前,国际上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品种少,境外储备获取人民币的渠道少,途径单一,同时,人民币缺少有效的国际回流机制,这不利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交换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冲.“一带一路”建设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税务与经济,2017(05):43-47.
[2]余建军.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7.
[3]陆磊,李宏瑾.纳入SDR后的人民幣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货币功能和储备货币供求的视角[J].国际经济评论,2016(03):41-53+5.
[4]林乐芬,王少楠.“一带一路”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6(02):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