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2018-08-10许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传统

许艳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退出主流地位的问题,学校教育中尤其是课堂教育中缺失传统文化的现象。提出把高中数学课堂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尝试从诗词、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等方面探索把逻辑性强、理论性高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进而达到宣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勿忘传统,做一个自豪自傲的中国人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27-01

传统文化在百度百科中解释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全球化已是必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华的传统文化不仅收到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和挑战,也接受到本土现代文化的打压,甚至有人提出中国要全盘西化,传统文化渐渐的在某些方面失去了其主流地位,让位于功利主义。固然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不少糟粕之处,但是更多文化是光芒万丈的:中华传统的诗词歌赋代代传承,意境斐然;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精神渗入到国民的骨子里了;仁义礼智信深深的影响国内国外…。所以我们要对传统的文化闪光点进行教育宣传,推陈出新,引导我们的学生继承发扬这些文化。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育人是其最终目标。所以学校应该作为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的主要地方,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做到传授数学知识,还应该从数学深层次的灵魂出发,研究其具有的内在的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探索这些精神和思想在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分布。当把数学教育和传统文化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会产生激烈的火花,也会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进入实际生活,不在那么枯燥无味,也让传统文化洗涤着我们学生的心灵,更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那在实际的课堂上怎么结合数学和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知识、善于总结前人贡献、善于推陈出新…。

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歌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诗歌中除了作者的情感,大多都蕴含着对世界和自己的思考,而这其中就有大量的诗歌是和数学的内容相吻合。譬如说在普通高中必修三进行互斥事件学习的时候,导入本节课时可以引用星云大师的《一半一半》诗,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诗歌中的男女、真假、善恶、日夜等都是两两互斥的概念,却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使得本节课衔接自然;从诗句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诗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学生从诗句中体会辩证法的精髓。再如在引入普通高中必修一函数的奇偶性,可以利用中华独特的诗歌题材回文诗进行引入,它们的结构都是如出一辙,都具有典型的对称美,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知识,也感知了传统美。

在中学数学的教材中,蕴含着充沛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素材,而这与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不谋而合,在课堂教学充分的挖掘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必修三算法初步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更相减损术,其与辗转相除法非常相似,进而介绍我国的《九章算术》;在必修五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古代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在选修2-3二項式定理的学习中,可以介绍古代的杨辉三角(贾宪三角形);在选修3-1中介绍研究球的体积的时候,可以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和他儿子祖暅继承和完善推导提出的祖氏原理,他们的成果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在数学的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展现祖国的经济、科技等发展,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进而产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实际生活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被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和发扬下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都数函数模型都是从具体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如实际生活中的节水节电问题、银行复利、教育存储等问题,这些都是宣扬勤俭节约好传统的着力点。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弘扬了中国勤俭持家的传统,也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生动接地气,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文明礼仪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礼,礼仪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数学的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课上集中精神,合作交流,当别人回答问题时注意思考、认真听取,是对老师的有礼,也是对同学的有礼,更是培养自己的文明素养的有力途径。同时数学理性逻辑的思想,也是给文明素养注入了非凡的内在动力。

文化素养会伴随一个人一生,也会成为一个人的一个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汇聚成一条浩瀚的巨流,在数学课堂上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和方法,还要不时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一定的水分,去浇灌学生的心灵,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召军,郭大锐.传统文化进课堂利处多[J],话题讨论,2016(01).

[2]白瑞雪.如何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思想[J],辽宁教育,2016.

[3]江涛.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J],数理化学习,2016(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