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

2018-08-10吕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创新途径工会干部

吕丹

【摘要】新时期对工会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干部要成为“三家”即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劳动关系专家,同时要具备“五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服务大局的能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联系职工群众的能力。为此,新时期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务必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创新,本文笔者重点探讨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旨在有效提升工会干部的素质。

【关键词】教育培训 工会干部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69-02

一、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工会干部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与解决工会干部的现实需要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教学内容只限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素质的提高和“一言堂”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培训的循环往复,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培训的吸引力。

(二)培训对象主观上不愿意参加培训。一些工会干部缺乏应有的危机感,随着工会干部兼职数量越来越多,“工学矛盾”愈加突出。加之近年来,工会干部调换率增高,大量新到岗的工会干部给培训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会干部流动较慢,造成了工会干部年龄普遍偏高,既影响了这些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其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三)师资水平跟不上培训的需求。从表面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培训效果的直接原因。现有的师资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很难较好地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缺乏实践经验,对学员也难以做到全面了解,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更新速度较慢,自觉学习不够,进修深造较少,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需要;另外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心态,缺乏对工运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满于现状,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工会干部教育管理体制、培训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现行的工会干部教育管理体制,确定了工会干部教育主管部门履行“规划、协调、检查、指导、服务”的主导性职能,但在实践中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二是在现行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下,工会本身无法解决工会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实效。

二、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

(一)培训内容需有实效性、创新性

各项职工活动的开展,应当始终结合新时期的中心任务,要确保工会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为此,培训和教育工作一定要将相关会议精神(如十九大精神等)充分结合起来,从科学发展观出发,融合不同院系、不同层次的基层工会干部,在确定培训教育目标时充分联系起工作重点与难点,围绕当前社会上的一些重难点、热点问题,将解决实际问题纳入重点培训教育内容的范畴。

首先应该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新形势下的迫切需求,是工会干部培训活动需要充分联系的关键要素,以此来寻找培训工作的特点、难点,然后在不违背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相关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其次是对其工作能力的培养。要在培训理念上坚持与时俱进,使干部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全面提高其个人素质。当然,任何培训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工会干部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并不是为了满足岗位需求。因此,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既要对岗位技能的培训引起重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培训知识结构的完善性,将更多的新内容注入到培训活动之中,始终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培训形式需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创新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需立足于成人的认知規律,对其培训方式展开积极探索。不论是从课程开发的针对性,适应性还是超前性上来说,都要求积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所以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学习要求,将一些新的方法不断引入进来,如参观学习、案例分析、讲座交流以及社会调研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以下三方面引起重视。

一是在办班前,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不同培训对象想学、所缺的内容予以了解,再确定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调研选题,以免一般化教学出现。

二是在培训上采用“三位一体”的模式,即“课堂讲授、学员互动、现场教学”,利用同一个主题的指导,实现多种教学形式的配合和补充,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使学员对培训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有一真切感受。

三是逐渐采用现代手段,如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让学员以长期系统的主动学习代替短暂的“充电”与被动接受学习。

(三)师资队伍需提升整合

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师资是促进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任务重、师资力量弱,是现目前各级工会干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兼职教师的聘用无疑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可以邀请那些具有较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学者、专家、工会工作者、党政领导等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以此来优化、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四)培训机制需健全完善

工会干部的换届选举是每3-5年就会进行一次,所以干部队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上级工会也未认真落实对基层工会的培训与考评。除此之外,正如上文所述,兼职现象在基层工会干部中十分普遍,日常工作已经让其晕头转向,因而对工会工作就并不上心,也就对培训不感兴趣,为考核而培训的现象十分普遍。为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训机制。

首先,上级工会应针对基层工会干部建立起教育培训档案。上岗培训要在工会干部就任之初就要积极展开,且不可脱离事先制定的计划,同时也要将绩效考评与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联系起来,考评内容包括是否参加业务培训、参训课时等,以让工会干部能够自觉参加培训。

其次,要将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来推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顺利开展。可以将教育部门评价考核的方法与经验引入到教育培训工作中,在充分结合分类分级、定性定量要求的基础上来实现对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保证所制定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同时,还要科学的评估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学校的质量,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收获理想成效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评估,其可在第一时间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找出来,并加以改进,以让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效益化进一步实现。

三、结语

总之,在高度重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不仅要保证培训教育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还应该不断对具体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更新与优化。在建立健全培训教学制度方面做不断加强,以全面提升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出其服务与保障职能。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创新途径工会干部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上级工会要为工会干部撑腰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