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赏析与实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2018-08-10孙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重要性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体系中,声乐专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可谓举足轻重。歌剧种类繁多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其中不乏或浪漫或瑰丽或壮阔音乐风格,其文化和音乐底蕴馥郁深厚。针对目前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此课程的现状,比对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的成果,从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上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索此课程在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歌剧赏析与实践 重要性 歌剧种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35-02

在高等艺术教育音乐教学体系中,声乐专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中可谓举足轻重。针对目前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此课程的现状,比对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的成果,从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上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索此课程在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开设“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和成果

其实宁静地、专心地、细腻地反复聆听,古典歌剧也是不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古典及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具有相当明确的音乐形象。俄罗斯高等音乐教育声乐专业教学中“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相对复杂深入的多。俄罗斯的音乐如同其文字文化等深受人们喜爱,音乐在俄罗斯是全民化的,使人们道德情操获得洗礼,丰富民众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其次俄罗斯拥有众多的演出场所,门票价格也平民化,因此高雅音乐不仅仅是少数人才能欣赏的专利。

1.由整部歌剧赏析到歌剧片段的实践,再分别担任不同角色参与歌剧分幕的彩排,最后考试形式以表演分幕歌剧来展示教学成果,既能够考察学生担任歌剧角色的能力,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热情。导师给予指导歌剧片段排练使教学成果显著。例如《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歌剧片段。

2.“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是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学生所能展示自己演唱歌剧才华的最佳舞台。很多在“歌剧赏析与实践课”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便有机会参与音乐学院歌剧院整幕歌剧的彩排和正式演出,并能够在歌剧当中担任重要角色。例如《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歌剧片段。

二、我国音乐学院和综合艺术院校声乐专业开设“歌剧赏析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性

由于师资力量、歌剧场地、服装购置等教学条件的有限和匮乏,我们暂时达不到以完整歌剧演出的形式来作为开设“歌剧赏析与实践课”课程最终展示成果,但依然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进行歌剧片段教学实践,歌剧演唱是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最强有力的手段和方式。

2.必要性

歌剧美丽深沉且唱腔独特,其它歌种无法替代或难以超越。它对演唱者的歌唱技巧以及歌唱功底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对演唱者的舞台表演和团队之间配合能力也有一定的考验。它可以为声乐演唱带来卓越的提升,所以歌剧演唱与实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形式和课程。

三、歌剧的类别和特征

歌剧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演出的戏剧,第一部歌剧诞生是1597年的《达芙妮》,由利努契尼编写剧本,由佩里谱曲。讲述了一个关于古希腊太阳神阿菠罗的爱情故事,由一个序幕和六个场景组成,歌剧在一个贵族家里进行演出,至此推开了歌剧发展的序幕。歌剧是建立在音乐基础上独立展开的,以音樂和戏剧为主,舞美、舞蹈、诗词相结合。多数人感觉歌剧复杂难懂、词意深奥,其实不然,歌剧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有趣的情节,美丽深沉且唱腔优美独特难度极高。深层次了解歌剧一定要具备浓厚的音乐氛围,歌剧片段实践为声乐教学提高了教学级别和内涵。

歌剧种类繁多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还存在念白和朗诵。其中不乏或浪漫或瑰丽或壮阔音乐风格,其文化和音乐底蕴深厚。同时歌剧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它多变的音乐色彩、美好的音响效果,使我们在没有语言文字支撑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听众根据自己的阅历、见识和文学修养,对歌剧产生个人独特的理解。任何一种乐器表现效果,都可以使不同的听众有迥异的想象空间,欣赏歌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心理过程,提高了人们的音乐素养。

1.正歌剧

正歌剧最早出现在17、18世纪,多以神话传奇故事和古代英雄传记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歌剧。歌剧内容较为严肃与喜剧相对,流传至西欧各个国家。意大利正歌剧在1680年左右逐渐成型,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歌剧,是在幕与幕之间穿插的幕间剧,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宣叙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演唱,较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需要舞蹈,在18世纪中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走向没落。代表人物为亨德尔特,他一生创作四十几部歌剧均为正歌剧,其中较著名的《阿格丽品娜》(1709威尼斯首演)《尤利乌斯·恺撒在埃及》《罗德琳达》《阿尔辛娜》《薛西斯》。

2.喜歌剧

喜歌剧也叫谐歌剧,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诙谐幽默。它通常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剧情具有喜剧性格,结尾大多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使人放松,朴实无华但极具感染力,有时也使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接近于生活让人倍感亲切而引发听众强大共鸣。喜歌剧的代表作《塞利维亚的理发师》《为爱情装疯》《爱情岛》《女学生》等。

3.大歌剧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它通常指大型歌剧,场面浩大多为历史悲剧,大型豪华正歌剧布景华丽,追求奢华的舞台效果,穿插芭蕾采用大合唱和大乐队等宏大场面。大歌剧鼎盛期德国作曲家罗梅耶贝尔,为巴黎皇家音乐学院创作一些大型歌剧作品,深受各地民众热烈欢迎。他对剧场的演唱、舞蹈、音响、布景产生的效果十分熟悉,他知道如何满足听众对歌剧的需要,他创作的《恶魔罗伯》在世界各地歌剧院风靡一时。

4.小歌剧

不同世纪小歌剧泛指类型各不相同,在十七、十八世纪时为滑稽剧、歌唱剧、民谣歌剧等。十九世纪下半叶指有舞蹈、对白、歌唱的小型歌剧,欧洲各国的小歌剧类型也有区别。在奥、德形成了维也纳小歌剧流派,舞蹈为主音乐强调舞蹈特征,多数为圆舞曲。而在法国小歌剧则与趣歌剧相似,大多数独幕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小歌剧又产生了新定义,其往往和音乐喜剧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我们广为熟知的《风流寡妇》《日本天皇》等。

5.轻歌剧

轻歌剧的含义最为广泛,指通俗易懂、题材轻松、内容抒情的歌剧。结构通常较轻框架简单,对白自如旋律轻快动听。乐器使用鲜明使人产生轻快愉悦感觉,它可以包含小歌剧、滑稽歌剧、趣歌剧等。

歌剧含有很强烈的文化意蕴,是综合视觉与听觉的独特表现艺术形式。歌剧演员悠长独特的嗓音,仿佛立刻把听众们带入奢华糜烂、纸醉金迷、五光十色或是恬静优雅的情景当中,因此歌剧片段演唱是声乐专业较好的、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歌剧片段实践教学策略

声乐的学习离不开舞台演唱实践,“歌剧赏析与实践”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歌剧表演是声乐舞台实践较好的选择,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导的表演艺术,其舞台设计、音响乐器效果,人物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相互碰撞,往往能够产生极大的视觉冲击与听觉冲击。比起传统意义上形式单一的独唱音乐会和演唱吧,歌剧音乐效果强烈的多。歌剧通过揣摩人物心理投入情节发展,很大程度上可提高演唱技巧和情感饱和度,是声乐演唱舞台实践较好的形式。同时歌剧片段演唱能够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了解不同方式的声乐唱法。演唱者需要根据角色调整自己的音色,不同唱腔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声乐表演是塑造一个完整的视听效果,观看声乐表演往往不止关注其演唱技巧,同时更加注重感知表演者的情绪和神情动态等,辅助听众感受声乐作品情感起伏和情节走向。

高校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演唱技能技巧,从而忽视声乐作品内在表现,甚至较大部分学生无法区分声乐表演和声乐演唱。教学之初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模仿歌剧唱腔和神情动态,选取一些经典歌剧的选段进行教学和实践。歌剧为唱功训练提供了展开方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重唱与合唱都是教学重点,歌剧片段实践可以提供完美的教学方式。相对独唱而言,歌剧在音准、节奏、多声部音程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重唱与合唱是歌剧为唱功训练所提供的最好平台。歌剧不仅要求唱出重唱的基本特点,而且还要唱出主人公的人物个性特征,从而提升演唱者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修养。

1.训练音乐感知形成多向思维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片段演唱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声乐专业的教材大多根据西方调系而编辑,不存在专业不对口问题。音乐感知的培养有益于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音乐感知能力需要诸如歌剧的训练和教学,结构较为复杂(演唱、舞蹈、服装、音响、舞美、服装设计等等)表演性强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唱具有一定难度的作品,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唱腔。调式的改变和音色的调节,会产生不同视听效果甚至是风格的改变,在歌剧片段演唱过程中不僅能够提高学生演唱的专业性技巧性,同时也开拓学生的潜力,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多向思考。

2.角色扮演、深刻理解表演内涵

为了丰富声乐教学内容,除了训练统一曲目还可进行歌剧片段演唱,由学生进行曲目选择,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歌剧角色表演,更利于学生歌唱表演技能的提升。让学生充分了解歌剧角色身份、背景、出生年代等,深刻体会人物角色情绪和内心的挣扎。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精心准备歌剧片段,期间导师给予讲解以及技术指导,组织排练等等,导师还要阐明歌剧角色演唱的情感需求以达到预期目标。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多样的艺术形式,占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资储备资源都很大,即便是音乐专业艺术院校,歌剧实践机会与资源也十分有限。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可以运用小歌剧的方式,篇幅较短小无需奢华的场面以及华丽服装,尽量达到预计的歌剧片段视听效果。曲目选择上也可以采用中国民族歌剧,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巫山神女》《运河谣》等。

综上所述,歌剧片段演唱训练是声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赏析与实践”教学提升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增加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歌剧是中西方音乐集大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值得声乐教育者深入学习与讨论,并在教学和舞台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提高声乐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秀萍.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4-66.

[2]郭俐敏.歌剧《图兰朵》赏析[J].新课程(教研版),2012,(3):240.

[3]钟鸣.试论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J].音乐创作,2018,(3):168-169.

[4]于妲妮.“声乐艺术指导”对演唱者及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以意大利音乐学院为例[J].音乐创作,2018,(3):177-179.

[5]吴静寅.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思考——评《声乐教育学》[J].高教探索,2017,(11):

作者简介:

孙芳,抒情女高音,云南艺术学院声乐副教授。

猜你喜欢

重要性教学策略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