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策略

2018-08-10袁艳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品德与社会语文

袁艳杰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想使课堂教学充实生动,并能达到指导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目的,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是有效手段,而与语文学科整合又是可行性最强的选择。教学实际中整合的結合点,整合的方式选择要恰当。首先《品德与社会》和语文课程内容上存在密切联系可以交叉融合,相辅相成。其次《品德与社会》和语文课程的德育目标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另外《品德与社会》和语文课程又可以相互借鉴,比如品社内容可以为作文教学提供素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语文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30-02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知识的增长速度,科学技术的发明及成果的综合性,迫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育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各学科之间都界限分明,互不联系,这样的封闭式的教学,是否还符合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语文与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既是传授知识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德育教育不应该局限在思想品德课这一门课当中,而应该渗透于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在融合品德教育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例如,在讲到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时,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坚强、勇敢,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讲到国旗、国徽、首都时,要给学生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立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完全可以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起来的。

学科整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不是每节课都可以进行学科整合的,整合得好,能让课堂锦上添花;整合得不好,会使课堂变得不伦不类。注重品德学科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要找准他们之间的结合点、融通点,力求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下面以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和语文教材为例简述几点做法。

一、内容互补,丰富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和语文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但细心比较,不难发现内容上仍存在重复现象和有着密切联系。

《品德与社会》 “我们共同的家园”单元中,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美丽的地球;人类的自私行为给地球带来的伤害;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几部分内容。语文第20课《地球万岁》是一首现代诗,写的也是这个内容。相同的内容出现在不同课程中,都是从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写入的,但儿童的实际学习活动却是重复的。为了促进儿童综合学习,我们完全可以打开学科界限,寻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和语文教学之间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导入方式和活动开展形式。于是我把语文教学顺序做了调整,并把《地球万岁》这首诗放在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中和品社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学习。结果不仅使品社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而且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深刻,并且对于实现指导学生生活实际的品社教学总体目标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课上课下同学们从自身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变成了更自觉的行为。把两科的教学任务同时完成还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德育互辅,体现教育的一致性

在德育教学方面,两门学科有许多目标类似,整合不仅可以使德育教育有层次地进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与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切入点都很多,而要找到两学科的德育关联之处也有很多,在此仅举一例。《品德与社会》 “日益繁荣的祖国”单元中,主要从科技方面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而语文第一单元却是通过美丽的自然风光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虽然内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谓殊途同归,两者结合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完整。

三、拓展思维,挖掘创作源泉

《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排使教学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发挥到极至,也无形中为作文、写话等创造了机遇,丰富的品德与常识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鲜活的素材,整合出的激情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

语文第四单元的作文为《同在蓝天下》。这一作文主题如果对世界各国、各种族人民文化基础、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没有一定的了解就不知道如何下笔,而这些内容对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又是比较陌生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绚丽多彩的世界”恰好能弥补这一知识的缺失。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寻找素材。于是我在指导这篇作文的写作时,除了作文写法的指导外,还重点对“绚丽多彩的世界”这一品社单元的内容做了回忆,再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上学生自身从社会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使难点变成了学生作文中精彩的看点。

《品德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世界”单元中“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一课结束时,我给学生留得作业是,把你熟悉且喜欢的商品画下来,并配上一段精彩的说明。这又是一次不错的写话训练,不仅品社和语文整合在了一起,还与美术课进行了整合。

整合时事等课外资源,也能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的多丰收。如结合“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布置学生看新闻,搜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不忘国耻,警醒后世的教育,再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学生灵感迸发,激情涌动,使《品德与社会》教学与语文教学同时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理想的教学应打破时空的界限,使课内自主学习与课外自主实践得以沟通,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校内、家庭、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实就是品社课的教师多由语文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对于课程整合来说却又是极其有利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开辟新径,就会把不利变成有利,让课堂更精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品社学科和语文学科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品德与社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