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出诗情画意,品好妙词佳句

2018-08-10李丽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街市牛郎织女新诗

李丽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53-01部编版《天上的街市》,是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近代诗,郭沫若先生于1921年创作完成。教学这首诗后,有些感触。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对于新诗教学,很多老师与学生总不如古体诗重視,原因多方面。但我以为,新诗教学,不能太过功利,从浅近的新诗入手,对于教者与学者,均有诸多益处。那就先说说我的教学设想吧。

本诗四小节,给人的感觉是读一读,其他问题不需要多费口舌。怎样上呢?我思忖再三,这样设计教学步骤:读,想,品,达到的目的是:读起来——让我们感受音乐之美,品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

目睹我泱泱大国,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苦闷彷徨中,诗人郭沫若望着闪烁的街灯,天上人间,一番回顾与畅游,便有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背景资料,让学生“知人论世”,仿佛置身黑暗如夜的环境,憧憬着光明与理想的未知世界。这时教师引领的语言就开启了诗歌理解之门。

接着,进入课堂活动环节一,读出诗歌音乐美。这个朗读活动,要求学生使出看家本领,想象你就是郭沫若,漫步在街头,朗声吟诵的情景。先是大声读,读通,不磕磕绊绊,不读破句子,顺顺利利,口齿清楚的把句子读完整,其次,读熟,熟到能当堂成诵最好,再要求,诗歌有音乐美,读出抑扬顿挫,训练学生停顿,重音的划分,再其次,读情,读美,小诗之所以耐人品读,还因为有丰富的图景,这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要读出对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如此,学生按齐读,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读得热火朝天,课堂书声琅琅,师生互动合作,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就在这你读,我读,大家读中尽现,这比教师单纯的,枯燥的赏析诗歌的效果,要形象得多。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年级段的目标中,都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把这种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加强朗读教学,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诗歌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

天上有什么?明星,街灯,街市,琳琅满目的物品,提着灯笼,闲庭信步的牛郎织女。这首诗很短,语意浅近,意象很鲜明。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教会他们抓住意象,在悠扬的乐声中,在诗句的引领下,穿街过巷,领略民情风俗图景。教师引导到位,学生就能明白这首诗要读得轻柔舒缓,有音乐的美感。

学生对诗歌有了画面感,好吧,我们进一步想象,丰富细节,描绘一下街市如何繁荣,牛郎织女如何幸福吧?此时,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变成了学生感受美好生活的过程,学生发言变成了一幅幅美的颂歌。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丰富者,有感情的美读者,文采飞扬者,总能博得同学的掌声和叫好,至此,稍作点拨,学生便明了,插上想象翅膀,诗歌有了意境美,文章有了形象可感的画面。课后,我再布置作文片段练习,设计的题目是:(1)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的落叶,你会想到什么?(2)看到大雪纷纷扬扬,你想到了什么?这两个题目,给出了意象,设置了场景,让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联想与想象的训练。这样一番训练,学生就直观地明了,写作文,离不开想象,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这就是于阅读教学中,对写作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诗歌的精妙之处,需要用心去品味的,贾岛遣词造句的“推敲”之用心,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皆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言有尽而意无穷。朱光潜就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的推敲”,在前面的铺垫下,诗歌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已明确,再谈词语的品味,就容易多了。

教师顺势以一主问题设疑:诗中描绘的美好的生活会实现吗?你从哪些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歌很短,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找到这些字词,其实也是不难的,每一小节,我们用心品味,都可以找出。如四次“定然”,一句“定能够”,学生读出重音,就读出了坚定的信念,必将实现的决心。“闲游”表现出牛郎织女在逛街时的那种无拘无束,十分自在,悠闲的神态。虽是品味词语,最终落脚点还是“读”,读懂了内容,读出情感,读美画面。

天上的街市很短,她恬淡平和清新的风格,天上人间的丰富想象,“远远的”向往之情,“定能够”的坚定信念,如花朵般的美好生活,是需要一读二读三读的反复吟诵和放飞想象,用心品味,才能悟到的,现代诗的教学如是,古代诗歌的教学亦如是。新诗很短,语文教学的路很长。让我们重视新诗教学,循序渐进,教会学生学写作,学阅读,学会诗意地生活。

猜你喜欢

街市牛郎织女新诗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热闹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新诗画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