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方法与技巧

2018-08-10程素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程素云

【中图分类号】G642.4;O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41-01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非常重要。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可以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有助于学习结果的迁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就谈一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一、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牵着学生走,未能关注学生的自主性。有些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是否使学生活动丰富的一个标准。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殊不知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如此程式化的提问且直奔主题,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学生缺失了发现、体验的机会。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很难引发认知冲突,使自主学习成为空谈。

2、重提问而轻反馈。有些教师,上课的时候也是

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 当学生在回答时,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时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3、用语不妥,意思不明。有些教师甚至随口而发不计后果,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充斥的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地回答“是”“不对”。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1、课堂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按需设问。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目标明确的问题,如提前测评中的摸底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还有复习性提问,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

2、课堂提问要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数学学科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连续性,层进性,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由浅入深,不断强化的。因此,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提问前后颠倒,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3、课堂提问要做到力求新颖,突出趣味。一堂成功的高中数学课,不仅要精准,深刻,还要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增强趣味性,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中产生心理失衡,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4、课堂提问要做到调节好问题的密度,突出重点。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发展了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教师的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容易使学生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问过少过疏,则会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因此,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又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提问必须注意,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等目标的融合,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教学是教师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的永恒追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疑则不思,疑为思的动力,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5、课堂提问题做到激趣,激发学生兴趣,数学是以抽象性、逻辑性著称的学科,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需要教师加以处理,将其转化为较有趣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意识地设计课堂提问,可以创造生动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由于一般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因而能为新知识的传授铺平道路。例如,讲授双曲线的定义这节课,我先引导学生复习椭圆的定义,它是平面上与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紧接着,我提问:与两定点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要让提问在数学的课堂中更有效,设置有效的提问还远远不够,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出,提问哪些同学,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讓学生用书面的形式回答。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