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课程教育研究
2018-08-10梁琴
梁琴
【摘要】激活思维远比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更加地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需要教育者的研究目标。针对此,本文展开综合论述,以期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一个有效性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激活 学生 思维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078-02
引言
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列入了教育内容的重点行列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革新教育方式,结合生活展开教育,注重实践锻炼能力。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激活学生思维的教育方式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性
激活思维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思维灵敏的学生,对生活能够洞察秋毫,时常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同时灵敏的思维加上语文素养,则更是如同锦上添花,让学生对生活保持着一颗文艺的心。这样之下,学生时常能够悟出生活中不寻常的道理,能够察觉到生活中的善与美的一瞬间。激活思维的教育方式远远比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当今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为低,这是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尚浅,更是源于小学生的思维灵敏度不足,未能捕捉平常生活中具有文学价值的现象。而激活思维的教育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从语文的角度去看待生活,能够运用恰当的言辞去描绘生活的种种。另一方面,许多小学生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总是会出现措辞不当的现象。而激活思维的教育方式,将很好地针对这一方面的不足,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训练。而当语文思维灵敏之时,学生将能够运用更为精准的言辞与人交流、表达自己。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激活小学生的思维
(1)结合生活,创设情景教学
当前,在小学生眼底,语文教学从来只是听、说、读、写的殿堂,了无生机。而语文的本质在于生活感悟,作家不可以脱离生活凭空捏造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小学生年龄尚幼,对于语文知识理解费劲。倘若教师能够利用生活作为桥梁将小学生的思维与语文知识连接为一块,那么小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语文的思想本质,从而在生活中保持着一颗擅于观察的心,并且能够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去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小发现”上升为艺术精品。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走出死记硬背的语文死的殿堂,在更为广阔的天地展开联想、创作语文。而伴随着的将会是学生的思维方式被最大程度地激活。基于此,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创设情景教学,让语文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如,《雷锋叔叔,你在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雷锋精神。教师可以利用文章最后一句话,向同学提问:同学们,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却也从来没有从人民心里走出去。你身边出现过小雷锋吗?大家快来找一找吧。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将会发挥思维能力,建构生活中存在好人好事的情景,从而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诗歌的思想本质。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以来不变的教育话题,可惜在落实过程中总是未能尽善尽美。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对小学生的意义,做好这一点的教学工作,那么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因为在这种课堂形式之下,小学生将会放下心理包袱,敢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独特的想法,教师将会惊诧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宽松的氛围,才更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才能够激励学生对一个问题各抒已见的积极性。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制性地让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教师需要遵循“留下问题空间”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可发挥的空间。此外,在课堂之上,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的发言。对于性格腼腆的学生,即使其发言有所偏颇,教师也应该给予鼓励,绝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继续发挥思维能力去构思语文情景。对于活泼开朗的学生,教师可以用诙谐的口吻点评其发言,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更加愿意主动思索语文问题。而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3)设计语文实践教学,分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
只要细心钻研,教师不难发现,其实语文教学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如,朗读比赛、毛笔字大赛、征文活动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是结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展开的,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为了胜利而发挥思维能动性去学习、研究。除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以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分小组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学习他人之优点,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他人思维的闪光处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优化、激活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在具体的分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能力互补的原则,均衡小组的语文水平,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学得到知识。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后延伸任务,分小组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任务一,构思一则与环境有关的公益广告。任务二,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读后感。任务三,学生协作办一份“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手抄报。总之,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走出狭隘的课堂,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意义深远。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其二,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營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其三,教师可以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分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根据实践证明,以上的教学形式具有现实可操作,能够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锦花.浅谈如何运用课堂语言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氛围[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55-56.
[2]杨静芬.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2).
[3]吴光荣.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