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威“吹牛”,让孩子在压力中驰骋
2018-08-10苏展
苏展
2018年3月,儿子舒翼兑现诺言,如愿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见他春风得意,很多亲朋都开玩笑说:“都说你小子爱吹牛,没想到还真‘吹出了名堂!”每每此时,儿子便玩世不恭地打马虎眼:“那是,牛皮就是用来吹的,不吹破才叫本事呢!”虽然儿子说话老没正形,还爱夸大其辞,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在暗自给自己加压,让“牛皮”成为人生旅途的一张“帆”,激励他时刻保持自信与前进的动力。
及时收手,还给孩子想象力
儿子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油嘴滑舌”,而是有点少年老成。其他同龄的小孩说话都很富有想象力,只有他理性得很,说话做事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有一次,儿子和邻居家几个小孩在一起玩,玩着玩着不知怎么比起爸爸来。当一个男孩说他爸爸是蜘蛛侠,负责保护全地球时,儿子当场揭发:“不对,你吹牛,你爸爸只是个清洁工!”那个男孩不服气地跟儿子吵了起来。其实,那孩子的爸爸确实是清洁工,只是全身挂满安全带在高空中作业的时候,还真有点像电视里的“蜘蛛侠”。可惜儿子并不理解,还振振有词:“蜘蛛侠根本不存在。我爸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的会飞,书里写的、电视上演的都是骗人的!”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和老公一直注意培养他的科学精神,没想到却破坏了他的想象力。
一天放学后,儿子对着自己的涂鸦发呆。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苦着脸说:“老师让画动物,可我什么都不会画!”看他如此发愁,我忽然灵机一动说:“儿子,我觉得你画的挺像一只胖鹅,你看像不像?”儿子拿过本子端详半天,高兴地拍着手说:“妈妈,我会画鹅啦!”之后再画画,他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常指着说这像只小猫、那像只小狗。我渐渐发现,儿子的想象力又回来了。
从那之后,我更是有意无意地引领儿子发挥想象力。儿子也一点就透,慢慢向我期待的方向靠拢。去海滩玩沙子,他堆的沙明明乱七八糟,却指着一点凹地说这是“仙池”;指着凸起的地方,又吹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堡”。
为了让他“吹”得尽兴,我经常鼓励他把想象出的故事讲给小区里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听。儿子欣然同意,他編得最多的是“机器人大战怪兽”的故事,还绘声绘色,小伙伴都听呆了。
上小学以后,儿子“吹牛”的特长直接发挥在写作文上。有一次,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对着一幅“吹泡泡”的图说话。大部分小孩只会简单地说“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妈妈带小明到公园吹泡泡”,我家儿子居然编出了一个“泡泡”如何遇到荆棘、太阳公公的历险故事来,让老师和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
推拽有度,恰到好处才得自信
上初中以后,儿子去了一所比较好的私立学校。换了新环境,我发现他跟同学相处似乎不太融洽。问他为什么,他说:“同学们好像都不喜欢我,说我太自恋了。”
怎么会这样?活泼的孩子不是很受欢迎吗?老公想了半天才说:“也许不同年龄段不一样。青春期的孩子都很要强,这个班的孩子都很优秀,我觉得还是低调谦虚一点好。”
老公的话似乎有理,儿子听取了他的建议。然而,低调并没让儿子赢回好人缘。选举班干部时,他报了好几个职位,最后竟然连小组长也没被选上。儿子沮丧地说:“妈妈,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这下好了,他不仅没有人缘,还失去了自信。
教儿子高调吹牛到底对不对呢?我心里没底了,但还是安慰他说:“怎么会呢?你不说自己的优点,谁知道你有能力呀!”儿子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一天下午,我去接儿子放学时,他正跟一名女生聊天。那女生兴致勃勃地问:“舒翼,你觉得我这幅画怎么样?”“还行吧,只是跟我的比还差点!”儿子的话刚说完,女生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这回我终于明白儿子为什么不受欢迎了——该自夸的时候没自信,该谦虚的时候又自负。甚至为了抬高自己而故意贬低他人,谁会喜欢呢?
儿子是个聪明人,我把道理跟他一说,他立刻明白了:“老妈,你是说‘吹牛本身没有问题,是我没用对场合,对吗?”我点点头,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不知道儿子到底作出了怎样的改变,只知道他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有一天,他回来告诉我:“妈妈,我不要当班干部了,干脆直接去竞选学生会主席!”我立刻表示怀疑:“学生会成员一般都在高中部产生,你能行吗?”儿子笑笑:“不试怎么知道呢?”然后,他还真勇敢地走上了演讲台。那天,面对台下几百名学生,儿子落落大方,说自己如何有热情有能力,可以组织哪些社团活动,赢得了不少的赞成票。虽然由于年龄太小,儿子到底还是没有竞选成功,但因为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终被破格选为“宣传部长”。
这个“部长”一上任,就整天背着个相机拍照、采访,像模像样地写各种新闻稿件,还扬言说总有一天要写出“头条新闻”。看他劲头十足,我感到十分欣慰。
帮忙敲边鼓,有压力才有动力
读高中以后,我鼓励儿子志存高远,将目标锁定全国一流的大学。儿子也比较有信心,扬言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儿子的成绩其实一直不错,高考前却莫名其妙地胃痛。因发挥失准,他与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最后被合肥工业大学录取。我猜测,儿子考前的突发状况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于是,我不敢再对他有太高的要求。老公也安慰他:“高考进不了一流大学,考研咱考进去就行!”
上大学后,儿子果然学习劲头更足,涉猎了很多课外知识。大三那年春节,跟亲戚吃团圆饭,儿子大言不惭地宣布:“我要考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将来要当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学生!”听儿子这么“吹”,大家都称赞他有志气,我却慌了,悄悄跟他说:“儿子,你这次吹得有点大了。听说中国科技大学的硕士很难考,而你在读的本科院校又没优势,怕竞争不过人家名校毕业的考生哦。”儿子也觉得有点过了,说:“要不,我赶快发‘朋友圈致歉吧!”老公却说:“吹就吹了呗!只要你努力,将来没准真考上了呢!”儿子想了想,点头说:“就是就是。”
从那以后,儿子果真开启了“拼命三郎”的奋斗模式。他戒掉一切娱乐活动,每天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好多次我打他电话都没接,后来才知道他根本就不带手机。儿子吹出的“牛皮”变成了压力,压力又化作了动力。可是,我很担心,他考研前会不会又跟高考前一样不堪重负呢?
一个学期后,我问儿子感觉如何,他说:“还行,从几次模拟情况来看,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我想,儿子已大了几岁,加上有过失败经历,耐挫力应该强了许多,就鼓励他迎难而上吧!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儿子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如愿地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硕士。听到这个好消息时,我打趣着说:“哎呀呀,早知吹牛有如此神效,真遗憾当初没鼓励你考哈佛大学!”儿子兴奋过了头,笑着夸口:“读哈佛算什么!把中国科技大学打造成比哈佛更厉害的大学才是我等学子的终极目标呢!”
“儿子,说话算话,大家可都看着你呢!”老公说完这句话,我们一起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