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日本车企排放数据造假
2018-08-10刘军国陈洋孙秀萍
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刘军国 本报记者 陈洋 ●孙秀萍
日本国土交通省9日宣布,在有关新车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检查中发现,铃木、马自达和雅马哈这3家公司存在数据造假。近年来,尾气排放数据造假丑闻及雇用不具资格的检查人员等丑闻在日本多家车企中间轮番上演,令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遭到严重冲击。
已有五车企深陷排放丑闻
《日本经济新闻》9日报道称,今年春季,斯巴鲁和日产汽车公司被揭发在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数据造假,由此导致日本国土交通省要求23家汽车与摩托车制造商展开内部调查。此次马自达等3家公司造假丑闻就是在抽查过程中被发现的。
据悉,铃木公司在对2012年6月以后生产的12,819辆汽车进行抽查后,发现其中6,401辆存在篡改数据的问题。雅马哈公司对2016年1月以后生产的335辆摩托车进行抽查,发现其中7辆存在数据造假。马自达公司则是对2014年11月以后生产的1,875辆汽车进行抽查,发现其中72辆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铃木、马自达和雅马哈3家公司的代表于9日下午分别举行记者会,就数据造假进行道歉和说明。根据《朝日新闻》报道,铃木公司社长铃木俊宏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深刻反思对如此众多台数的汽车进行数据造假这一重大问题。”“公司管理体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作为经营者深刻反思,致力于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9日马自达股价一度下跌1.8%,至近四周最低。铃木股价则受到重挫,下跌5.2%,雅马哈股价也大跌4%。
信任危机继续蔓延
日本《产经新闻》9日的报道称,日本国土交通省准备着手修改相关条文,要求汽车公司保存测试记录数值等。过去几年里,日本企业的造假丑闻时有发生,有关日本汽车的油耗和排放测试丑闻最早始于三菱汽车,2016年三菱公司承认在油耗和尾气排放测试上有进行篡改数据。2017年,日产汽车公司和斯巴鲁还被揭发雇用没有职业资格的人进行汽车安全检查等。
实际上,自日本高田公司气囊问题被曝光后,日本汽车制造近年来就一直受困于质量问题。在全球因高田气囊问题而召回的1.2亿辆汽车中,日系车的召回量位居首位,高田公司也于2017年申请破产保护。除去高田气囊事件,日系车的质量还遭到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篡改出厂数据的丑闻的影响,神户制钢的铝制品被用于汽车和飞机,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当时均承认使用了相关的问题产品。
共同社认为,日本国内的汽车和钢铁制造公司相继出现数据造假的丑闻,国际社会对日本制造的信赖度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的。
急于求成心态作祟
日本早稻田大学管理学教授长内厚认为,很多日本企业优先重视生产效率提升和合理化改善,而忽视了技术的传承,最近日本制造业出现的一系列丑闻是因为这些企业从整体上疏于品质管理。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年轻一代已经丧失了像老一代那种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日本一家叫《sankeibiz》的杂志近期刊文指出,最近多个日本企业丑闻不断,暴露出日本企业内部“糊弄体制”根深蒂固,遵纪守法的意识很难在整个企业得到贯彻。日本汽车、材料等招牌产业丑闻不断,人们越发担心日本制造业整体将会走向没落。其中,与法国雷诺和日本三菱联手的日产汽车盲目走数量扩大路线,难以找到合适人才,致使几乎所有的工厂都缺人,因此质量检查员人数也不足,再加上客户不断地催促供货时间,在这种压力下,质量检查员开始糊弄。
有分析称,日本品牌愈发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意在掩盖业绩下滑的冲动举措是导致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丑闻不断的根源。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通过严控产品质量和保持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原有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