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蔚县寨堡聚落防御性特征初探
——以上苏庄村为例

2018-08-1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庄村蔚县街巷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蔚县处于张北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古代张北坝上地区游牧民族入侵南下,越过山岭进入华北地区,为了防御自保,蔚县地区大量修建城堡,历史上有800村堡之说,可谓村中有堡,以堡为村。蔚县寨堡聚落具有强烈的防御特征,主要体现在物质防御和精神防御两个方面。其中,物质防御是通过外围整体防御、内部街巷组织、民居院落营造等方式达到防御效果;而精神防御是通过修建神庙、神龛等精神层面的建筑或构建来体现人们强烈的求安心理[1]。

上苏庄村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莲花山脚下,它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的一座寨堡,也是蔚县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寨堡。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为避免洪水摧毁村落,上苏庄村由村西洼地故村“底村”改建而来,“上”取“上走”之意,“苏”取万物复苏之意。最初堡内有“张、田、柳、孟、王”5大姓氏,后又有其他姓氏陆续迁入,民风淳朴。

1 蔚县寨堡历史沿革

1.1 历史沿革

蔚县历史上曾称蔚州,至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远在3 700年前,北方戎族的一支在今蔚县一带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称代国。秦汉时期为代郡。随着历史的更迭,代国、代郡不断更替。公元579年,北周置蔚州。580年,北周大象二年,始建蔚州城。在之后的1 400多年的时间里,突厥、沙陀、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频繁进攻蔚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74年),为加强与巩固北部边防,在蔚州设置蔚州卫,隶属山西行都司。在明廷的边防政策下,兴建了大批军事寨堡用于屯兵防卫。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93年),蔚州卫改为蔚县,蔚县地区实行军政一体的治理模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蔚县被归入蔚州,蔚县地区的军事防御作用大大削弱[2]。

1.2 军事地位

蔚县介于内外长城之间,是京师的西北屏障,以“京师肘腋,宣大喉襟”而著称。因其坐落于冀西北的山间盆地之中,处在恒山、燕山与太行山的交汇之处,占领此地便等于扼守住连接北京与西北地区的咽喉要道。蔚县地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形成了多条天然峪道,这些峪道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3]。其中最突出的峪道是“太行八陉”的第六陉——飞狐陉。飞狐陉是南接华北平原,北连壶流河盆地,进而连通蒙古大草原的要隘,是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交战的前沿阵地,为历代兵家争夺抢占的军事要塞。乾隆版《蔚县志》中记载到:“地介云谷,万山环拱,东屏五台,北枕桑乾,中带壶流……地虽弹丸,亦锁钥重地。”

2 上苏庄村的空间格局

上苏庄村位于翠屏山脚,地势平坦,临近水源,土地肥沃,农田耕作资源丰富。村庄周边为农田所环绕,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拥有便于生产生活且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因整个寨堡平面布局呈镛锣型,上苏庄村得名“镛锣堡”[4]。堡内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高差达到7 m。上苏庄村的南边是一条深沟,不便于开门,堡门便设在北面,而南面则改为“灯盏楼”。在堡门北侧8~10 m处有戏台1座,堡门东侧设五道庙1座,进入寨堡必须绕过戏台,经过五道庙,多了几番周折,以利于防御(图1)。上苏庄村街道布局形式受地形条件与传统“方形城制”的双重影响,街巷系统多呈现出端正方整的规则几何形,一条东西向主街贯通全村,主街之上连接南北向巷道,形成纵横交织的街巷体系。

图1 堡门布局(来源:作者自绘)

3 上苏庄村的物质防御特征

3.1 外围整体防御

蔚县地区寨堡聚落的封闭内向性决定了其实由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外围线性防御体系围合而成,这些要素包括堡墙、堡门、瓮城以及壕沟等。上苏庄村借用南边的天然沟堑作为自然壕沟,不仅可以在战时起到以水扑火,控制火势蔓延的作用,还可以方便附近军民生活。村庄南侧的壕沟与北侧的堡门、堡墙一同发挥着自己的防御功能,彼此又紧密联系,形成完整的外围防御体系,组成聚落的第一道防线。

对寨堡聚落而言,堡门把持着进出聚落的主要干道,不仅是保障设施中最薄弱的环节,而且是村堡的“门脸”,在往来商旅者的心目中具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象征意义。上苏庄村堡门门洞呈长圆拱形,大门厚实,地面铺设表面平实的石块。大门由两块门板组成,每一扇宽约1.5 m,高3 m多,由大约10块长条木板拼就而成,一侧安装门轴。为阻止关闭大门时门板外旋超过适当的位置,堡门洞的地面中间通常安放一块石头,被称为“将军石”,起到“把门”的作用。另外,现存堡门门板下部还留有小块铁皮,表明门板原先是外包铁皮的做法,现今蔚县地区很多新建的住宅仍喜欢用新式的外包铁皮门。

3.2 内部街巷组织

街巷作为聚落空间形态的骨架,如同人体的血管一样,将寨堡内部各空间要素串联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形态空间。“无标志性”是上苏庄村街巷空间的一大特点。进入寨堡之后,街道就像是有起点而无终点一般,没有任何标志物就结束了(图2)。由于缺乏标志物作为向导,攻城者很可能在入城之后迅速迷失方向,从而导致无法全身而退。这对于以劫掠为目的、不愿在城池中逗留的游牧民族骑士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迷惑作用。此外,村内设置有很多丁字路,在丁字路的两侧还引出多条带状路,其形态各异,可以起到诱敌深入,进而包抄敌军的作用。

图2 街巷空间 (来源:作者自摄)

3.3 民居院落营造

蔚县古代处在军事前沿阵地,局势动荡不安,在民居的建设中,防卫功能是首要选择,民居的外墙或围墙被看作是一种求得安全的需要。上苏庄村民居院落的布局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院落的临街面很少开窗,使院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增加了私密性和防御性。院落间通过暗门互相联结,方便村民内部联系,战时又便于人员疏散、撤离。“院院相通”有利于保存战斗实力,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值。

经过明代二三百年的军屯历史,军队中等级分明、纪律森严的观念也似乎渗透到了民居建筑之中。寨堡内的民居处处透着浓浓的“官气”[5]。注重门脸、注重装饰、讲究气派、讲究等级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上苏庄村内现存明代四合院44所,清代四合院22所,一般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围合而成(图3)。正房为硬山卷棚顶,倒座房与厢房为单坡屋顶(图4),从檐口起坡到院墙,院墙高度与倒座房、厢房的屋脊高度相等,利于防御。

图3 民居院落(来源:作者自摄)

图4 民居屋顶(来源:作者自摄)

4 上苏庄村的精神防御特征

4.1 风水经营

与物质性防御体系相对应的,是精神“软”防御体系,即在精神领域控制的防御体系,是人们从心理上获得更多安全感的必要手段。建堡之时,风水先生为其村址选在一条南偏东、北偏西,南北斜线走向的“龙脉”之上,龙首、龙尾均位于八卦五行中的土位。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取火生土之意,在堡墙南端建灯山楼,以供火神之用。又根据五行相克中水克火的说法,在堡墙北端与灯山楼相对处建三义庙1座,供奉刘备、关于、张飞。传说刘备是压火水星,这样可以水火平衡,既求兴旺,又保太平。精神防御系统的建立是上苏庄先民在动乱之时强烈的求安心理在精神层面的确切表达。

4.2 宗教信仰

早在北魏时期,佛教就已传入蔚县地区。后又随着道教的广泛传播,蔚县地区形成佛教与道教共存的信仰体系,各地广修庙宇,形成有村必有庙的壮丽景象。上苏庄的庙宇之全是远近闻名的。有财神庙、福神庙、风神庙、龙王庙、观音庙(图5)、五谷庙、奶奶庙、五道庙、三义庙、井神庙、关帝庙等等,这些庙宇被赋予了一种超乎自然的防御意义,更见证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图5 观音殿(来源:作者自摄)

关帝庙位于寨堡中心位置,与北端的三义庙和南端的灯山楼形成中心轴线,加强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完善了寨堡的精神“软”防御系统。由于古时水患不断,上苏庄先民每年正月举办仪式,供奉火神以庇佑村落不受水患侵害,后演变成蔚县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拜灯山。供奉火神的灯山楼高5 m,宽2.5 m,进深2 m。楼内设有放置灯盏的台阶式木架。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3天,晚上众人齐聚拜灯山广场,在灯山楼的灯架上放入灯烛,并将灯烛摆成吉祥图案或文字,村民叩首拜祭,点燃灯烛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5 结束语

上苏庄村的防御体系由物质“硬”防御和精神“软”防御两套系统共同建立而成,可同时满足生产、生活、守卫、战斗等要求,防御性在外围整体、内部街巷、民居院落3个层级上逐级递进。其精神防御系统则通过精神的强大暗示和凝聚力营造良好的防御氛围,令使用者安心振气,使入侵者惶恐失措。众多庙宇的建设在精神防卫层面存在很强的实用性,成为居住者心理上的情感寄托。物质与精神双重性的防御机能相辅相成,创造了蔚县地区寨堡聚落的独特个性。

猜你喜欢

庄村蔚县街巷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王纬华
坚守的底色是信仰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多彩的剪纸
敢向绝壁要“天路”
——致敬当代愚公毛相林
边走边唱
在蔚县过大年
下庄村见闻
蔚县脱贫攻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