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金融领域财经违纪问题的对策

2018-08-09万里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审计违纪金融

万里涛

摘要:金融领域财经违纪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日益完善,作为金融行业补充的类金融行业也呈现出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其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促进类金融行业建立规范的风险防范机制,推动类金融行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类金融行业在促进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笔者结合类金融审计的实践,真多金融领域违纪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展类金融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预警职能,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金融;违纪;审计;对策

1前言

类金融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类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类金融企业经济实体活动及财务成果的的真实性、合规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的监督和审查。类金融审计在审计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划分,即不完全等同于金融审计,也与一般企业审计有所不同,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审计目标综合性。一般企业审计的目标相对单一,主要目标是推动被审计企业自身健康良性发展。但类金融审计在关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类金融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是否发挥了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作用,进一步起到促进监管部门发挥职能的作用。二是审计内容特殊性。一般企业审计内容主要为财务数据。类金融审计范围不但要关注财务数据,还需要重点关注业务数据、类金融行业政策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类金融资产结构的组成情况、类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等,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完善机制、优化结构、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三是审计风险高发性。类金融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属于高风险行业,类金融企业风险高,发生点广必然加大了类金融审计的审计风险。四是审计人员全面性。类金融审计目标广、审计内容多、审计专业性强,需要在审计中大量运用计算机审计进行数据处理、发现疑点,更需要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评价审计问题与行业发展的关系,从宏观上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想取得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必须要类金融理论知识全面,各项审计能力过硬的审计人员才能胜任类金融审计。

2金融领域违纪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审计实践,类金融审计的开展揭露和查处了违法违纪问题,维护了国家财经法纪;发现了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促进了类金融行业内部监督和控制等,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2.1类金融审计的高度深度不够

近年来,在类金融审计实践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审计中还停留在就审计谈审计,仅停留在企业层面,没有从完善类金融体制机制、强化类金融监督管理、保障类金融安全运营等高度去分析原因,没有对深层次、隐藏性问题深挖、深究,不能“以点及面”,将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恰当的延伸。例如在市场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部分类金融企业开展了一些创新性业务,如何能够既不约束企业发展,又做到依法依归开展业务,就需要从体制制度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因为审计人员对类金融审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审计发现问题分析研判的能力。

2.2类金融审计的技术创新不足

在类金融审计中,审计人员主要依靠的还是查阅财务资料,核实业务资料等老旧的审计技术手段,没有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多角度综合分析等先进技术未能在类金融审计中广泛运用。基层审计部门整体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开展类金融审计的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审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学习掌握现代审计技术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类金融机构自身信息化基础不一,难以使用现代审计技术开展审计。

3促进类金融审计深入开展的对策

思考类金融审计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围绕服务经济大局,深化类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思路,深化审计效果,力求从宏观上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3.1突出类金融审计目标与审计重点

审计部门在开展类金融审计时应该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大局出发,始终围绕各级党委工作重心开展审计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将防范类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关注落实宏观政策、细化监管措施、健全监管规则、提高监管绩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类金融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类金融企业稳定高效运行及可持续发展,长效服务于兵团经济事业。一是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关注类金融企业为规避监管要求,通过各种手段违反规定开展业务的问题;二是从反腐倡廉角度出发,关注类金融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重大违法違纪问题;三是从企业经营角度出发,关注企业化经营风险问题。审计部门在类金融审计实施中,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只有抓住审计重点,才能牵住“牛鼻子”,实施高效的审计监督。类金融审计的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营行为的合规性;二是资产质量的安全性;三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要想突出审计重点就必须紧紧围绕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以防风险、增效益、促改革为目标,关注类金融领域新业务、新市场、新动向,抓住类金融领域经营中出现的共同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这个重点,及时揭示和反映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重大风险隐患,促进健全监督管理、监测预警,促进类金融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防范经营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

3.2创新类金融审计技术

审计部门在类金融审计实施中,需要具备创新开展审计工作的思维和能力,需要广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需要主动调整审计方式和审计技术,在具体实施中一是积极尝试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考虑类金融企业业务关联度高、数据相对集中的特点,重点攻关,通过分析电子数据,快速发现审计疑点和风险业务,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二是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依据审计需求,以发现风险隐患为导向,将业务流、资金流与控制流有机结合,从横向、纵向、整体、个体、趋势、结构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审计实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深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供支撑,进一步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中即在的、共同的、潜在的风险点。

4结束语

总之,类金融企业审计应该从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大局出发,按照“围绕经济搞审计,跳出审计谈经济”的新审计思路,以类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为基础,引入风险导向分析的审计方法,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加大分析研究力度,有意识地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高度进行综合性分析,力求从中揭示带有普遍性与规律性的问题,揭露和纠正违规违法从事类金融业务活动行为,促进类金融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监管机构加强管理、健全制度,为深化类金融改革、稳定类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类金融风险、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贺斌.金融腐败背后的监管真空[J].法治与社会,2017(9):60-62.

[2]叶青,胡春艳,王丛虎,等.金融反腐:如何遏制“监守自盗”?[J]. 财政监督,2017(13):36-41.

猜你喜欢

审计违纪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广安区节后一上班 开展违纪线索“回头看”
P2P金融解读
教育部:对各类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