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性的策略

2018-08-09张秀霞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张秀霞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评价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评价对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引导学习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學评价的有效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评价内容要注意全面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去展开评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开放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去系统整理和安排数学课堂评价的内容,如评价学生我注意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1. 学习态度(动机、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2. 学习习惯;3. 学习方式与方法;4.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5. 动手操作能力;6. 实践运用能力。同时,我还注意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1. 在数的认识和计算及让学生动手实践等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2. 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3.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建议。这样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评价主体要注意多元化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参与,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动他评,激发学生的评价意识,指导学生的评价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新知识都需要教师设计适合学生进行探索交流的教学环节去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的意见难免会发生碰撞,这时教师不必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设问,点拨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逐步融合成一种共同的正确的观点,这正是所谓的“千锤百炼出真金”。

三、课堂评价方法要注意灵活化

我们知道,由于遗传、环境、社会等因素,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能力上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评价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施灵活评价,使不同的评价在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身上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个性化评价:一是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如教师评价学生的课堂作业时可以从完成作业的速度、整洁程度、正确率等多角度进行评价,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激励与成功的体验。二是制定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灵活处理。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时,千万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三是评价采用丰富的评价方式。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等。这些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以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或回答问题正确时,不要一味地用“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语言,我们可以伸出大拇指以鼓励,或者以肯定的表情来激励他,要让评价具有生命的色彩。又如:课堂上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大声地呵斥,而可通过表扬他的同桌认真听课以提醒他,或可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评价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评价内容的各个层面,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