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小学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意义

2018-08-09巫标辉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爱国学会

巫标辉

社会实践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 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印证、得到升华,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切身感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把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个体的意义

1.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让学生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个人层面的准则,靠德育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去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们在与社会、与不同人员的接触中去体验、理解,进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人需要。如教育学生爱国,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在这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容易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

2.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能力,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明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意识地储备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和增强劳动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到自己能力提高点和生长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精心设计和规划每次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农村校园,走进农家田地,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农村生活,培养尊重农民的品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在农田里锄草、施肥,和农村学生一起劳动,同吃同住,遇到问题自己处理,每天坚持写生活感受,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和成长,体验生活的乐趣。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然过程

现在不少孩子身上出现了养尊处优、心理脆弱、自私自利、没有理想信念等问题,这些有碍于他们今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奉献社会和尽公民责任和义务的体验,又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亲身去体验社会中的人和事。

4.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国情和亲近社会的便捷方式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近社会的过程。在了解社会、亲近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所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学生们自觉地为进入社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奠定前提基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陶冶情操;能够让学生走进社会,感知世事变迁、人生百态,磨煉意志;能够让学生带着课本走入生活,在现实中完善知识,丰富见识,提高能力。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爱国学会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