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非遗朋友圈 构建命运共同体

2018-08-09刘嘉

纺织服装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首创纺织大会

刘嘉

7月19日,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主办方在会上表示,在去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各项作用与功能,进一步增强大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公正性、可持续性。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纺织故事,不断铸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纺织传统技艺新辉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中纺联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孙淮滨,首创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苏朝晖,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晓斌等领导和嘉宾以及60家媒体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主任张家洲主持。

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主题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携手担当推进纺织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当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纺织行业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致辞中提出“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文化自信在产业转型升级、纺织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坚持用“命运共同体”新视角看待纺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跨界融合,实现创新发展;三是坚持发挥纺织行业资源优势,提升传统文化和技艺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有效延伸纺织非遗保护链。

他指出,希望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融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纺织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为纺织强国建设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有一个品牌活动、一个主体机构从全国层面搭建起一个平台,开展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振兴工作,很高兴看到中纺联承担了这个担当。从去年效果来看,大会起到了引领全国纺织类非遗传承发展的作用。而今,首创集团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他表示,整个纺织类非遗链条非常完整,涵盖了纺、染、织、绣、印,通过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量传承人既传承了文化又获得了收益,获得尊严。希望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期待的过程中,实现纺织类非遗的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纺织非遗,最能融入现代生活。”首创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苏朝晖非常看好纺织非遗的发展前景,首创也在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集开发、销售和传习于一体的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他表示,中纺联和首创因纺织非遗传承而结缘,双方联手要跨界共融把非遗朋友圈做大,融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领域优势,共同推进纺织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多措并举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本次新闻发布会对大会主题“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做了重点阐述,“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主要体现三层内涵:一是体现当前中国及国际社会都十分认可的新价值观、新理念,体现新时代纺织非遗保护工作所应秉承的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发展观、价值取向和命运追求。二是体现纺织非遗创新发展是一项宏大且需要多方容纳、共同承接完成的一体化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将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纳入国家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等重大议题,突破各种界限,汇聚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三是体现坚定文化自信和振兴传统工艺的共同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共有的财富,人们有共享财富的权利,更要有共同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使命与责任。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产业转型升级、纺织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纺织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此外,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举办“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两项系列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情况。这两项活动将作为一年一度的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系列品牌活动持续开展,不断丰富大会内容内涵,践行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两项征集活动详情将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官方网站和媒体实时发布。

值得关注的是,发布会上,一本本带有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会标的刺绣笔记本,引起了与会嘉宾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的兴趣。在看似简单的一针一线中,充分体现了“滇绣”传统工艺的特点,蕴含着制作者对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热情和责任以及对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支持。这是云南玉溪小龙茵绣娘基地组织当地绣娘为新闻发布会特地赶制的。小龙茵去年参加了首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会议交流让该基地受益匪浅的同时,还收获了50万元绣品订单的意外惊喜。

多方协作第二届大会值得全行业期待

据介绍,本次大会承办方之一首创置业,隶属北京市属大型综合投资集团首创集团,目前首创集团的房地产业、环保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四大主业已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该集团积极响应文化自信国家战略和北京市文化中心定位要求,把培育发展文创产业作为第五大业务板块,并于2017年10月在集团地产旗舰首创置业旗下正式成立首创文化公司作为落实集团文创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平台。

在此前的6月20日,首创置业正式对外发布首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平台。据悉,目前首创非遗平台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布局建设非遗主题园区,首个园区落户北京东城区,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該园区将设立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大师工作室、双创平台、院校研发实践基地、非遗总部基地,以及融合衍生开发、设计分享、投融资、咨询、策划、营销推广的价值提升平台等面向产业界的功能模块,同时也规划了体验式培训、非遗生活方式体验、非遗作品及衍生品销售等面向消费者的功能区,力争在首都核心区打造全国标杆型非遗主题文创园区,推动非遗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

第二届纺织非遗大会的举办地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集非遗体验、观光游览、创意文化等文化旅游业态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参与性和体验性。11月,北京的金秋格外美丽,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值得全行业期待。

·品牌活动·

“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启动

在成功举办“文渊狮城杯”2017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组委会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首创杯”2018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

作为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将持续倡导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纺织非遗保护工作,将非遗传承与纺织强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动并鼓励纺织行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加入纺织非遗事业“朋友圈”,携手构建纺织非遗传承与创新命运共同体。

本次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重点覆盖纺织非遗项目相对集中的代表性地区。以本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选相结合,以实际宣传推广工作的业绩和成效为依据,采取“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有效评审方式,评选出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大、成效显著的优秀人物。

据介绍,凡是符合下列要求的人士均可参与报名:从事与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纺织行业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设计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业绩突出;全国非遗保护机构负责人、省市级以上纺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业绩突出;积极参与或从事纺织非遗保护与宣传推广工作的社会各界名人名家及新闻媒体、影视文艺、专业模特、文创开发等行业从业人员,业绩突出;全国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纺织非遗保护志愿者活动,业绩突出;从事对外纺织非遗文化交流合作等相关工作3年以上,业绩突出。

据悉,从7月20日起,该活动将进入征集、初评、复评等环节,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上将宣布评选结果并颁发荣誉证书。

“首创杯”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活动启动

新闻发布会上,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组委会正式发布了本届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活动。该项活动将作为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系列活动之一,与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活动共同成为重要的品牌活动。现向社会各界及纺织行业公开征集作品。

本次活动的设计主题为“穿越·预见”,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湛的纺织传统技艺,突出时尚特点,倡导原创与跨界融合。设计者应对作品的纪念性、代表性、便携性、时尚性、艺术性、实用性、系列性、整体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充分体现纺、染、织、绣、印等纺织传统工艺特色,同时体现现代时尚、绿色环保等设计理念。可涉及工艺品、服饰配饰、家居家纺用品、日常工作与生活用品、箱包等多领域、多品种。

此次作品征集时间为7月20日至9月20日,征集范围包括纺织行业品牌企业、专业院校、设计机构;纺织非遗传承人及传承人群;社会团体设计机构以及专业设计单位。

据介绍,入选个人或入选单位负责人将受邀出席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并获得由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入选作品将由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组委会授权并指定企业生产带有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会标的限量版纪念品,在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静态展区进行现场展示与销售。

入选作品的特色、意义以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灵感来源等将被纳入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整体新闻宣传与推广。具有市场价值和较高产业化程度的入选作品,还将由大会组委会推荐,与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生产、销售、投资基金、专业展览等优质资源对接,并共同进行合作开发及市场推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

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

去年11月底,首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杭州千岛湖成功召开。来自国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社会各界的领导,研究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保护机构代表、企业家、设计师、新闻出版等各界人士数百人会聚一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极大的热情,共谋新时代中国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大计。纺织行业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首届纺织非遗大会是纺织行业落实十九大精神,肩负新时代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加快振兴传统工艺的一次盛会。时光飞逝,今年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各方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已全面进入筹备阶段,令人鼓舞和振奋。

当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纺织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纺织传统技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过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举办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及相关系列活动、参与“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等多项具体工作,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纺织传统文化与工艺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创意设计、成果展示、跨界合作以及国际交流。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品牌企业、设计师、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之中,用传承非遗的情怀、不计回报的投入、独具匠心的设计、丰富多彩的产品,来表达他们对中华古老文明和优秀传统工艺的崇敬与热爱,表达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执著与坚守。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纺织工业在不断转型升级,寻求高质量发展。今天我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領的时尚产业。在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深切感受到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对于促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建设纺织强国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今后,纺织行业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快振兴纺织传统工艺,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文化自信在产业转型升级、纺织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被列入目录的纺织服饰类传统工艺多达104项,其中纺染织绣81项,服饰制作23项。这些纺织传统工艺文化底蕴深厚,品种丰富,应用广泛,民族、地域特色鲜明,能够赋予现代纺织服装产品设计、产业发展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提升产业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纺织非遗涵盖衣食住行,与大众生活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同时在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用“命运共同体”新视角看待纺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促进跨界融合,实现创新发展。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实践,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融合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我们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格局看待纺织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突破领域、部门、行业、群体等各种界限,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逐步形成并壮大志同道合、合作紧密、优势互补、和谐高效的纺织非遗“朋友圈”。融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领域优势,共同推进纺织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三是坚持发挥纺织行業资源优势,提升传统文化和技艺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有效延伸纺织非遗保护链。我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大国,具有最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生产全过程。纺织非遗包含的纺、染、织、绣、印等传统工艺以及民族服饰,都能在纺织产业链中找到相对应的生产应用环节,有利于实现纺织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同时,纺织行业具有丰富的品牌与企业资源、优秀的专业设计力量、完善的产品标准体系、全面系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完善的市场营销渠道,能够为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水平、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多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共有的财富,人们有共享财富的权利,更要共同肩负保护与传承非遗的使命与责任。希望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首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步完善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各项作用与功能,进一步增强大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公正性、可持续性。融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纺织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为纺织强国建设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晓斌:

实践三个责任的高度统一

从去年9月以来,依托原有多元化产业布局,首创集团确定了第五大产业——文创产业的战略安排。在今年6月发布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后,首创与中纺联的战略协议迅速落地。做文化,我们是认真的。

多年来,首创在投融资、团队、房地产、设计策划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在上级单位确定我们第五大产业做文化之前,首创置业已经提前开始了文化布局,特别是园区项目在近几年产生了影响力,并已进行复制。

在非遗落地方面,未来几年我们有18~20个项目正在制定方案,并将陆续进行。同时,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通过链条来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发展,不仅保护传承,更要实现发展。在行业选择上,纺织非遗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不仅在消费文化,自身也在创造文化,首创置业对此具有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在非遗平台落地后,首创将把咏园落实好,将纺织非遗作为一个实践、销售、体验、产业开发、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平台,也希望得到各界的支持。首创集团一直强调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这三个责任的高度统一。同时,对于首创集团而言,跨界融合也是一种创新,是纺织非遗从传统保护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首创置业文创与产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燕山:

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从事非遗事业的人心中都有一句话:见人、见物、见生活。

首先,本次大会的非遗推广大使就是其中“见人”的表现。人是所有问题最终的解决者,非遗正是采取了代表性传承人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不论是传承人还是为非遗事业做出各种贡献的人,把他们评选出来,都将带动更多的“人”。

第二,见物。纺织非遗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紧密的结合,如何让这样的结合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可闻、可触碰、可使用的“物”,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因此,此次大会指定文创纪念品设计征集活动将带动更多的相关企业、设计师、社会各界资源从创新的角度去审视非遗,而不再只是单纯的保护。

第三,有了见人、见物,实现“见生活”也将是必然的结果。

在为纺织非遗赋能方面,首创打造了非遗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首先是为传承人服务,通过主题园区为传承人提供传习、工作室、交流、会展的平台;第二,首创集团成立了文创基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投资领域就是非遗,借此为行业内需要帮助或者资金扶持的企业提供支持;第三,首创自有的奥莱平台,可为企业实现价值。

首创的企业文化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创造价值、分享价值。首创绝对不会从传承人和非遗企业身上去获得更多利益。我们期待的是把市场做大,把蛋糕做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

让纺织非遗注入生机、活力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党的十九大有关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对第二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意义和努力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做实、做活、做好。纺织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易与现代设计融合进而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纺织强国,更要求我们打造文化软实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其中的魂和根。因此我们要按照产业升级的需要,按照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来共同推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用开放包容的理念来推进。建设纺织强国需要在科技、品牌、可持续、人才四方面大力实施,而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工艺应与纺织强国建设的大目标融为一体,才能够全面推進强国建设。因此纺织非遗是一项一体化的战略任务。

第三,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新,不能仅靠行业自身,还需要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来共同推进。因此,第二届大会主题设定为“构建纺织非遗发展命运共同体”,并提出宣传口号“让纺织非遗注入生机、活力”。要把行业中设计、品牌、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力量注入进去,同时,与能够为非遗事业有所作为的相关企业、资本机构、社会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推动非遗事业,为之注入生机与活力。

首创置业非遗创新发展平台负责人李跃:

创新发展,共建命运共同体

首创希望和中纺联本着优势互补和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纺织非遗进行输出。

第一,人才培养。依托首创非遗学院,启动相关的课程计划,制定专业、专门的纺织非遗课程,培养纺织非遗人才。

第二,产品研发。首创将提供相关的设计协会、设计周等资源,借此为产品研发赋能,为纺织非遗产品的创新进行设计价值的提升。

第三,市场销售和传授体验。我们要把奥莱放在其中,同时要做首创自己的奥莱精品店,在这个店面里,我们会设立相关的纺织非遗专区的精品店和体验店,也会在全国进行布局。

第四,产业集聚、行业活动、展览展示。基于首创园区,将纺织非遗产业实现项目进驻,定期举办纺织非遗相关会议、论坛、活动,为纺织非遗的行业交流提供空间,通过展览馆将纺织艺术品、纺织商品进行展览展示,在咏园楼层内设置T台秀。

第五,产业服务和金融服务。将建立10亿元的母基金,进行相关产业投资,整合首创所有金融业务为纺织非遗进行金融平台的支持。

未来,首创希望与中纺联共同去整合国内、国际优质的纺织非遗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兑现、价值兑现,真正为纺织非遗创新转型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首创纺织大会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安凯多项“首创”加身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首创数娱和平精英电竞大赛现场图集
声讨大会
大型钢铁企业打造气体产业效益增长极的探究与分析
大会选举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浮桥设计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