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高纬度地区大棚建设方面增效措施

2018-08-09张振军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摘要]:针对高纬度地区大棚进行蔬菜等经济作物早春或延晚生产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大棚建设方面的建议,包括大棚的选址,防风抗逆,升温保温,远程操作等方面的一些措施,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高纬度;大棚建设;增效措施

大棚是保护地主要设施之一,相较于温室,大棚具有一次性投资低,地形选择相对广泛,土地利用率高,地貌改变小,土地容易恢复原貌等等诸多优势,生产过程中,技术措施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北方高纬度地区,提早或延晚使用的大棚在建设方面的一些增效措施。

1、防风

1.1 选择地势时,除了考虑水源充足,水土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外,背风向阳的地势是首选

1.2 在棚区的北方、西北方向设置风障十分必要,风障能有效降低风速,减免大风灾害天气对大棚结构的损害,还能降低风障区内的水分蒸发,提高區域的温度。实践证明,风障对近地面温度可提高2--3度,这对于侧重于提早和延晚的大棚种植模式影响还是很大的。

1.3棚门设置缓冲间如下图

大棚集中连片对于早春或延晚生产过程中提高及保持地温有优势,棚门的设置对于棚内气温影响大。设置如上图所示的缓冲间,缓冲室的大门要可以一般车辆进入,大棚门设置在缓冲间内,既可减轻开门冷空气进入导致近门处棚内温度的巨变,也可减轻棚内外温差大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2、保温

2.1提早或延晚使用时,预防冷冻害,棚膜要透明密闭棚体无缝隙

2.2 可采用外附保温被,内覆二层幕的多重复盖办法抵御低温,如下图所示:

3、增温

有必要设置临时增加气温设施,避免突降的低温天气危害,铺设地热线控制地温是早春大棚育苗的必要设施,另外增加棚内土壤的有机肥施用量,既可提高土壤温度,又改善土壤结构,出产高品质蔬菜等经济作物。

4、提高远程操作能力

利用远程监控操作系统,可以对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操作准确性,适时性,进行成规模生产运营。

作者:张振军,1971年6月出生,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副高级农艺师,

研究方向:设施蔬菜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