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2018-08-09孙雪娇
孙雪娇
摘要:海绵城市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的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雨洪管理及景观提升方法。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生态系统自然、良性、可持续性循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连接、贯穿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始终,而园林绿化的改建提升在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海绵城市技术;应用
一、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自然环境突变时发挥良好的“弹性”,对自然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利用来应对环境变化以及自然灾害,具备更加宜居、节能、环保和安全的优势。在保证城市排水安全性的基础上以自然方法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中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运用,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效果。近年来海绵城市理论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城市化建设理念,海绵城市理论通过对用水、存水、水循环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全方面优化,有效帮助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从而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化。有效提高了人们生活空间的绿化率,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实现了人、城市以及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海绵城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一是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河流、护坡、林地等海绵体实施保护来保证城市涵养水源和水文循环功能的良性运行;二是对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恢复;三是通过开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积极构建新的海绵体,构建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城市开发的强度,做到城市建设不透水面积有缩减,从而把由于城市开发给既有的生态水环境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
二、城市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建立在海绵城市理论基础上的园林道路规划设计需要把保护生态作为最根本的原则,同时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展开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设计时为了降低路面面积可以采用环状路网,以曲线或折线代替传统的直线路形,其间以绿化带作为间隔,并尽量使绿化带的面积达到排水需求。道路两侧整齐种植的行道树可以用连续、分散的高密度绿植来取代。在选择路面材料时也要尽力与海绵城市理论保持一致,以选择质量性能都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渗透性材料最佳,且应当具备改善雨水水质、消纳雨水径流量的功能。在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风景园林规划会用到大量的嵌草路面、草皮砖、多孔混凝土以及疏松粒料等透水性好的生态铺装材料,其中嵌草路面和草皮砖能够在路面留有占到路面面积两成到五成的孔隙,在空隙中能够以草皮植被填充,因此常被用于公园步道或次干道。疏松粒料主要是指木屑或卵石、碎石等,由于透水性优越常被用于树池或公园游步道旁的装饰,但因其附着性不足,难以管理,因此常备应用于较小面积的设计当中。而多孔混凝土或者多孔沥青具有很好的渗水性,因此被用于道路施工。
(二)园林水景规划设计
水景的加入能够为园林整体规划注入灵动感,通过在园林绿地中的河道、溪流以及人工湖等,可以更好地存储雨水,而正确处理雨水存储和园林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园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核心。曾经设计师们常以池壁或池底硬化的方法来封闭水池,虽然这种方法便于水体个管理和更新,但却阻碍了与外环境的交流,这样的蓄水池只能在雨水充沛的时节才能发挥效力,其他季节则只能靠自来水满足园林的用水之需,对水资源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在风景园林的水景规划设计时,设计者需要综合实际的地形条件,有意识地选取洼地,使雨水能够自然地顺地势而下在低洼处汇集从而形成水面。
(三)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建立在海绵城市基础上设计的园林绿地不宜对自然的地形情况进行过多改动,设计者可根据自然的地势走向以及其它的基本信息对地形进行巧妙的设计。在凹陷处可设计为蓄水池或排水隐区以及通道。比如在公园林地的规划当中会有大面积的绿地存在,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树木的根系分布情况合理规划设计集水坑并围绕这一区域进行灌木、乔木等植被的合理配置。另外,地下排水管网以及排水口的位置需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凹地的流水通道进行合理布置。这样不但能够满足排水的基本需求,还可以实现绿地的起伏变化,增加景观设计的趣味。
(四)公园建筑物规划设计
公园建筑物在风景园林规划中也可以发挥“海绵”的特性。在雨季,建筑物内部的暗渠可以将建筑各处接的雨水引入环形的濾水槽中进行雨水的收集工作,进而实现利用雨水灌溉植被的目的。滤水槽内壁需采用砾石或卵石进行铺设,雨水经过滤水槽后可直接进入到蓄水池当中。此外,用建筑物的屋顶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体现。屋顶花坛能够对雨水进行渗透净化,这些雨水与道路雨水回合后通过绿地流入渗透浅沟,若雨势较大,那么雨水则会通过浅沟进入渗渠。
(五)人工湿地规划设计
湿地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设人工湿地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过去曾有人在自然湿地四周进行养殖,然后通过将粪便排入湿地的方法来增加湿地水藻养分从而提升鱼的产量,这种做法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资源,甚至影响到了鸟的迁徙。对此政府重新对湿地进行了规划,以休闲旅游产业来代替原来的养殖业,起到了很好的调节削污作用,既保留了原来的养分,还滋养了其它的水产和水生植物,不仅提升了鱼的品质,还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六)绿化景观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要注重提升绿化景观,开展风景区湖水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公园广场改造力度,强化道路绿化精细化管理,以提升城市风貌,创建文明城市。值得一提的是,要重点加强风景园林区域内水环境的质量。譬如:某城市为了全面改善风景园林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湖水域中种植荷花,并且养殖水葫芦与水花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湖面治理,及时打捞垃圾,改善湖水水质,降解污染。
三、结语
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赢,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要对海绵城市理论和技术应用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重视规划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创造出更加舒适、环保、安全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金丽莉,张腾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1).
[2]朱红建.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身份证号:63010419860113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