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调查报告

2018-08-09程斌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调查报告

【摘要】:林业不仅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关键词】:南郑 林业工程 调查报告

1.基本概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米仓山中段,属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嘉陵江上游地区。东连城固、西乡县,南邻四川省旺苍、南江、通江县,西与宁强、勉县交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相望。全县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79公里,土地总面积280906.3公顷。

1.1.2气候特征

汉中市南郑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8.9℃。年均降水量927.3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均日照时数1510.4.小时,年均无霜期256天。主要灾害天气是暴雨、干旱、连阴雨和低温冻害。

1.1.3土壤条件

汉中市南郑区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共有5个土类,106个土种。黄棕壤是主要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的丘陵、中山区,面积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82.4%。

1.2社会经济条件

汉中市南郑区属汉中市管辖。区政府驻地周家坪距汉中市15公里,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2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88个村民委员会、2856个村民组。全区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45万人,农业劳动力22.51万人,人口密度189.2人/平方公里。农村经济来源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多种经营。

2.森林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

2.1森林资源现状

2.1.1按土地权属划分

汉中市南郑区土地总面积280906.0000公顷。按土地权属划分:国有林62004.6000公顷,占总面积的22.07%;集体林218901.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77.93%。

2.1.2按土地类型划分

按土地类型划分:林业用地211660.9611公顷,占总面积的75.35%;非林业用地69239.0389公顷,占总面积的24.65%。

2.1.3按起源划分

汉中市南郑区乔木林面积179914.5611公顷,其中:人工乔木林面积72215.3611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40.14%;天然乔木林面积107699.2000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59.86%。

2.1.4乔木林按林种划分

乔木林按林种划分,其中:用材林53312.1611公顷,占乔木林面积29.63%;防护林114363.0000公顷,占乔木林面积63.57%;经济林968.4000公顷,占乔木林面积0.54%;特种用途林9518.9000公顷,占乔木林面积5.29%;薪炭林1752.1000公顷,占乔木林面积0.97%。

2.2主要森林植被

汉中市南郑区为大巴山地带性植被类型,兼跨两个植被带,北部低山丘陵地区是北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南部中山区是暖温带含有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两个植被的分界线大致在米仓山北坡的两河--黄官--红庙--小南海--法镇—线。植被分布情况:呈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个方面。

2.3存在问题

2.3.1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资金缺口较大。造林地块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加之造林成本增加,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造林难度很大。

2.3.2没有形成合力,仅靠林业部门实施困难很大。比如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群众积极性较高,但部分镇、村干部认为自己单位无利可图,态度消极,不认真落实任务和政策,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进度。

2.3.3工程质量偏低,效益低下。在造林上“粗植滥造”问题严重,种苗质量不高,管理粗放,成活率、保存率低,导致补植任务过大,林业三大效益发挥不明显。

3.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义

林业不仅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于林农脱贫致富,从林业上得到实惠具有重要意义。

4.重点生态工程简介

4.1退耕还林工程

经过汉中市南郑区积极争取,2000年6月,汉中市南郑区被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首批174个退耕还林示范县。截至2015年全县共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257500.00亩,其中:退耕还林 86500.00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5000.00亩;封山育林36000.00亩。

4.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2001年开始实施,截止2015年,汉中市南郑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规模为408296.00亩,其中:人工造林65500.00亩,飞播造林245796.00亩,封山育林97000.00亩。划分管护责任区245个,签订管护合同3073份,建立管护站点56个,管护标志68个。采取多种形式安置富余人员510人,职工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

4.3林木种苗工程

截至2014年,汉中市南郑区已建成大中型苗圃6个,面积645.00亩;采种基地2个,面积13320.00亩;良种基地3个,面积34260.00亩。区内苗圃经营初显活力,种苗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该工程主要分布在圣水镇、胡家营镇、新集镇、碑坝林场、黎坪林场。

5.建议

5.1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大力宣传南郑林业优势和建设力度,力求最广泛的支持,争取到更多更好的项目。

5.2建议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筹措项目配套资金,确保重点生态工程顺利开展。镇村干部应切实改变工作作风,以为人民谋利益的态度,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搞好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

5.3工程项目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造一块,成一块,见效

一块。

[参考文献]:

[1]汉中市南郑区地方志办公室 中国县镇年鉴《南郑年鉴2015》 汉中市南鄭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5年

作者简介:程斌(1976--),男,林业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调查报告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高中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5%
都是机器人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