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2018-08-09杨兴辰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

——殷 瑾 张 群 杨兴辰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如何紧跟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更新步伐,建立符合国家要求、满足行业规范、具备医院特色的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管理手段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是很多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手卫生传统管理手段分析

当前,手卫生管理主要手段是监测和反馈。主要包括:

1.1 监测者直接观察

监测者直接观察是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或科室院感监测员定期或不定期赴一线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者可以选择在5个洗手时刻中的任一时刻进行抽查[2],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考评及反馈,这被认为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 “金标准”。但其不仅会耗费人力资源,而且受到监测者工作经验、标准认知、取样规范等因素影响,导致不同监测者之间的可信度有所差别或产生取样偏差。监测者也可以直接观察手卫生监督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时间段等,但因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无法更大范围、更加准确地进行监管。

1.2 医护人员自我评估

医护人员自我评估是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通过调查量表等方式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医护人员自我评估具有较大主观性,且调查量表作为考核手段下发会促使医护人员过高估计手卫生依赖性,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失真。该手段不建议作为单独或主要的手卫生监管手段使用。

1.3 通过仪器设备检测

当前,利用仪器设备检测手卫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ATP(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检测法[3]。ATP检测结果以相对光单位值(RLU)表示ATP浓度,从而对表面洁净度进行判断。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简便易行等优点,但目前尚未全面铺开,且行业内尚未明确检测结果与手卫生之间的对应评价标准,因此这是医院手卫生检测手段的有效补充。

表1系统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比较

项目实施前(2014年)手卫生时机出现次数(次)执行手卫生次数(次)执行率(%)实施后(2016年)手卫生时机出现次数(次)执行手卫生次数(次)执行率(%)X2P接触患者前1593924.5318012670.0058.81<0.01无菌操作前2203315.0025017168.40135.84<0.01接触体液后954957.161109990.0029.15<0.01接触患者后25010040.0022320591.92138.72<0.01接触物品后33014142.7235029985.43135.67<0.01合计1 05436234.341 11390080.86482.44<0.01

表2系统实施前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比较

项目实施前(2014年)实施后(2016年)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床日数/ml)手消毒剂13.6645.35液体皂液31.9475.00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74.43*100.00*

注:*X2=24.31,P<0.01

2 管理实践

上海长征医院高度重视手卫生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在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安装了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手卫生考核系统3个子系统。通过3个子系统的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1 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

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由智能卡(RFID卡)、全自动感应出液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软件组成。每张智能卡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可写入医护人员身份、操作等信息,贴附在医护人员工作卡或胸卡上随身携带。全自动感应出液器是集聚信息读取与自动出手消毒液两种功能的一体器,可通过手的感应自动流出等量的消毒剂,医护人员在洗手时,感应器可读取医护人员身份并自动同步记录洗手次数、洗手时间、手消毒剂使用量。手卫生依从性管理软件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把收集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并为管理人员所用。系统采集数据可按照医护人员岗位、科室或部门、时间段等类别,对洗手情况及手消毒液使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报表或趋势图,从而使感染管理科人员及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手卫生情况,针对性进行跟踪和培训。

2.2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编制的电子评价软件,安装在移动办公系统中,可以在同一时间观察3名~4名医护人员,观察时间为20分钟。它使现场观察记录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观察效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系统可自动计算数据获得统计结果,并将观察数据以邮件等形式导出,节省了观察者在电脑端数据输入、分析和统计时间。

2.3 手卫生考核系统

手卫生考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手卫生考核处理器,接收医护人员洗手后结果,按设定规则当场判断并评分;第二部分为荧光监控器,通过荧光检测灯检测荧光剂显色部位,并将结果传输至手卫生考核处理器。

3 效果

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该院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合格率、手卫生用品使用率等均有大幅度提高,表明采取的手卫生干预措施有效。见表1、表2。

4 讨论

手卫生作为一种医疗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采取的系列传统干预措施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进入适应期后再突破就非常困难。传统的手卫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国际化医疗水平需求,建立手卫生信息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手卫生管理,这不仅是管理形式上的转变,更是质量管理内涵上的提升。本研究的实践表明,手卫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4.1 优势分析

4.1.1 主观监测与客观数据相融合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将人工观察统计式监测转变为自动输入式统计监测,获得数据为主观数据;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自动记录每位医护人员在执行操作后洗手次数以及皂液用量,并结合其工作量统计手卫生依从性数据,为客观数据。通过主观与客观数据相融合,为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4.1.2 全方位监控 医护人员医疗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手卫生监测难度较大,很难做到全程、准确监测[4]。通常的手卫生监测只能监测某段时间某个人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很难做到对病区所有人员的全方位监控,管理者很难了解及掌握该病区的手卫生具体情况。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的实时记录性能,能在每位佩戴智能卡(RFID卡)的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操作后实时记录,实现了全方位监控,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4.1.3 客观数据直接展现 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将记录数据自动统计后展现在信息平台,使手卫生执行情况一目了然,并可通过交互功能直接反馈给个人。此项功能可在第一时间找出科室洗手依从性低的问题,并帮助科室管理人员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改善。

4.2 面临挑战

在系统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手卫生依从性训练系统只能监测执行手卫生的医护人员,未执行手卫生的人员无法监控;“五项手卫生执行指征”的执行情况也未能明显区分。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今后突破手卫生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工作。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卫生与健康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卫生歌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