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08曾令奇杨贵裕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曾令奇 杨贵裕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仅科技产品的速度更新代换较快,而且信息传播的方式逐渐变成了数字化特征,其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前,以纸质媒介为主的教学设备是建立在教材、黑板、粉笔基础之上,而如今以移动媒体为主的教学设备则建立在平板、电脑、手机基础之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制定出符合当代教育体系的方法策略,落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针观念,从而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电子书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电子书包是以软硬件交互性功能程序为教学中心的模式,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的兴起,其在教学活动的应用被广大教师所津津乐道,但是,纵观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对电子书包的使用产生了错误做法,其不仅没有将此工具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效应,而且由于错误的使用方法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没有及时更新软件上的教学资源、对班级的管理较混乱、无法有效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等,这样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误导学生的思想。

一、 利用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减轻学生的负担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将每节课要用的课本、教材装在书包中,还要装上相关的教辅资料、练习册、练习本、铅笔盒等工具,这在无形之中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苦不堪言。虽然教育部一直要求教师减负,但是部分教师生怕学生不能掌握所有知识,不仅没有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而且还会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让他们失去了本该有的快乐。电子书包的出现改善了上述现象,其通过设备中的各种软件程序,不但将教师需要讲授的知识上传到系统中,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学习和体验功能接受理论知识。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时,这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还需要让他们利用惯性原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并清楚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如果教师利用黑板、板书、口述的方式恐怕无法讲完这节课的内容,那么就容易延误教学进度。笔者便找到需要借助的教学视频、图片、文档等资源,比如: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的视频、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视频、身边惯性发生事件的形象图文等,然后将其上传到教学平板上的系统软件中,即使学生忘记带教材、课本,但是他们也可以利用个人专属设备中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观看和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吸收和内化,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二、 利用广泛的数据信息处理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手机、电脑、上网本等设备早已诞生,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而且,初中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对自我欠缺一定的约束和管理,但是电子书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和正确地引导。只要他们进入相应的软件中进行搜索,其即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相应资料,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电子书包的功能有以下几种:发布消息、通知家长、公布成绩、查找资料等,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此设备告知家长孩子在校情况,而且还可以改善其中的上网功能、屏蔽不良网站的出现,让学生只能通过电子书包写作业、与其他学生交流、回答教师问题等。

笔者为学生发布“电磁感应现象”作业时,布置了三项基本任务:第一,让学生总结和归纳电磁感应发现的物理历程;第二,让学生做完笔者所选择的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几道典型题目;第三,让学生针对身边的某种事物进行观察,并阐明其中所利用的电磁感应知识。随后,笔者利用电子书包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将布置的任务上传到了指定的软件中,然后让家长进行查阅后告知学生,并严格督促他们准时完成,与此同时,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还能将自己不会的问题与各科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帮助自己顺利解决不会的问题。通过电子书包的数字化信息教学方式,既可以避免学生的偷懒现象,同时又能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使其在学习中不敢松懈自己的脚步,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 利用结构化的模板系统,加强学生的互动

云系统的强大模块化处理是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其不仅可以将本校内教师的讲课视频整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各个学校的名师辅导视频统一起来,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可以随时查阅想要使用的资料,不仅如此,电子书包为每个学生、家长、教师设置了专门的个人账号,这就相当于身份证件,每个人可以使用它达成自己的意愿。教师可以利用它发布消息、布置任务、解决问题等;家长可以利用它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则可以利用它上传作业、观看辅助视频、查阅学习资料等,而且电子设备中会有班级管理制度的相关程序,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它针对本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探讨和讨论。教师可以从中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它抒发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自身想法;家长可以说明学生在家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不良学习习惯。

在学习“焦耳定律”时,笔者不仅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应用程序针对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议,还让他们就其中没有明白的电功、电功率和热功率概念、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当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回答和解释,其就相当于班级论坛,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还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学习评价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理性看待,尽管电子书包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快捷性,但是并不说明其没有漏洞所在,比如:电子软件的单一性、硬件的重复性、使用成本较高等,未来教育还需要完善电子书包中存在的缺點,致力于将更省钱、更优化、更轻便的电子设备进行开发和研究,从而大大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以便快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正芳.初中物理基于电子书包的“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4).

作者简介:

曾令奇,杨贵裕,四川省德阳市,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