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李敏,在庭院为抗联战友立碑林
2018-08-08祖一飞
祖一飞
李敏:朝鲜族,1924年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36年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多次前往苏联受训,是我国最早一批具备伞降能力的女特种兵。曾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2018年7月去世。
“2018年7月21日凌晨3时39分,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抗联巾帼英雄、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4岁。”看到这则消息时,《环球人物》记者愣了好长一段时间,实在不忍相信。仅仅3天之前,李敏还在哈尔滨的家中接受了记者采访,她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拜访老人的那天,哈尔滨下起了阵雨。一走进客厅,李敏立马伸出手来招呼记者坐下。身穿抗联服装的她看上去十分干练,走起路来稳当利落,完全不像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谈起抗联往事,这位亲历者有太多话想说,原计划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得不延长了两倍。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李敏还给街道工委上了一堂党课。4天前,她在哈尔滨500公里外的萝北县参加了一场有关抗联历史研究的会议。6个多小时的车程,老人往返都是坐大巴。返回哈尔滨之后, 李敏依旧没有闲下来,她要为“八一”建军节的一场纪念演出做准备。
谁也没有想到,噩耗会在这个时候传来,来得如此突然。还有11天就是建军节了,李敏没能赶上。痛心之余,人们只能互相宽慰 :“李奶奶归队了……”
抗联人的“家”
在哈尔滨市鞍山街中段,层层楼宇间隐藏着一个安静神秘的院落。尽管不是在哈尔滨出生, 但新中国成立后,李敏长期在这里生活工作,她和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敏住的院子里有两层小楼,看上去古朴典雅,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显得格外清奇。这里曾经是黑龙江省高级干部的公用住宅,最多的时候住过6户人家。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后,其他住户陆续搬走,李敏却选择留下来, 甚至为此放弃了分给她的新房。“这里多好哇,我舍不得离开!”几十年下来,这座小院已经不单单是她的家,也成了活着的和逝去的所有抗联人的“家”。
这座院子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院子的碑刻。墙上、地上、花园里,到处都是。走近细看,你会发现大石碑上刻满了抗联的历史往事,小石碑上则是爱国诗词。这些诗词大多出自李敏已故的丈夫、同样参加过东北抗联的革命英雄——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之手。
上个世纪末,夫妻俩约定以勒石刻碑的方式纪念那些牺牲的战友。自此以后,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都被他们拿来购买石材和请人刻碑。买得多了,钱不够了怎么办?两人商量后决定只买石头,自己拿回家刻。陈雷手劲大,刻出来的字苍劲有力。李敏也跟着刻,尽管有模有样,但她总感觉还差了点。一些难度大的作品,她还是会请专业的师傅来刻。石材费加上人工费,一件大点的石碑要花费上万元。为了继续刻下去,李敏把家里珍藏的老酒也拿出来卖了。
墙面上挂满后,她让人把新碑靠在墙角竖起来,可地方还是不够用,于是院子前面的花园也被开发出来。几十座长碑立成了一个小型的碑林, 远远望去像士兵组成的方阵。院子里一共有多少块碑,如今李敏也记不清了。
走进屋里,更像是来到了一座抗联博物馆。战士们穿过的靰鞡(音同兀拉)鞋、动物膀胱做成的水袋、赵尚志将军遇难地的木碑,还有当年在部队中使用的铜壶、瓷碗等生活用品,全被李敏收集回来,摆放到了定做的玻璃柜里。客厅墙壁上,也贴满了关于抗联的各种资料 :革命先烈的照片、战争经过和伤亡统计、领导人有关东北抗联的讲话……这些东西几乎覆盖了客厅所有可利用之处。尽管李敏还住在这里,但大部分空间都给了抗联,她自己的生活痕迹少得可怜。
历史或是哪位名将,她不用翻资料,抬手就能指给客人看。在这间小小的客厅里,时间仿佛被浓缩, 眼前每一平方米的墙面,展开都是一段宏大的历史。
有客人来参观,李敏当起讲解员。谈到哪段历史或是哪位名将,她不用翻资料,抬手就能指给客人看。在这间小小的客厅里,时间仿佛被浓缩, 眼前每一平方米的墙面,展开都是一段宏大的历史。带记者参观时,看到哪块碑上刻有抗联歌曲, 李敏张嘴就能唱,声音慷慨激昂。参观到一半, 雨点大了起来。记者好几次劝说老人家回屋,她却坚持要看下去,“这点小雨,不要紧”。工作人员拿来伞,她在雨中继续讲解,伸出伞外的胳膊一点一点被雨水淋湿,让人看了心疼。
爱唱歌的朝鲜族女兵
1924年,李敏出生在黑龙江省汤原县的一个朝鲜族家庭,父辈因为反抗日本侵略统治,被迫从朝鲜流亡到了中国。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李敏从小就想参军打鬼子。7岁那年,她加入了列宁主义儿童团,在模范学校里听老师讲十月革命的故事,学着唱起了《列宁诞生歌》。听到什么歌,聪明伶俐的李敏一学就会。从《模范学校校歌》到
《农民暴动歌》《咱们的红军来到了》,她全会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的怒火在东北燃烧开来,李敏的父亲李石远和兄长李云峰加入了抗日救国宣传队。李敏也走上街头,利用儿童身份作掩护,在城里偷偷张贴抗日传单。
12岁的时候,李敏遇见了一位名叫李升的地下交通员,央求对方带自己上山参加革命。李升担心她到部队什么也干不了,没敢要。被拒绝后, 李敏仍竭力争取 :“我干啥都不挑,做饭、喂马、缝衣洗衣,我还会唱会跳会宣传……”就这样, 她成为年纪最小的抗联战士。
因为喜欢唱歌,李敏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 学会了什么歌,一定要在本子上记下。没有本子, 她就找块树皮记上去。部队走到哪儿,她就带到哪儿。离休之后,她把自己记住的歌整理了出来, 又四处搜寻自己不知道的、与抗联有关的歌曲, 最终集结了100余首,出版了一本《東北抗日联军歌曲集》。
李敏的事迹后来也被别人写进了歌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歌剧《星星之火》正是以她为原型创作而来,讲述了东北抗联战士在极端条件下艰苦斗争的故事。
1993年离休后,李敏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东北抗联奔走宣传。抗联时期的经历让她明白,唱歌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宣传方式。于是在2002年, 她组建了一支“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经常带着一群老人到各地演出。独唱、合唱、歌舞剧,李敏几乎一场不落地上台。
经过扩员再精简,宣传队发展成了现在的“东北抗联精神艺术团”。30多位队员中,既有抗联后代,也有各个行业的离退休人员,年龄最小的58岁, 最大的就是李敏。遇上有节目要排练,艺术团往往一练好几天,李敏全程都会参与。平时常规排练是每周四一次,每到这个时候,李敏的院子里就会热闹起来。
7月19日上午,《环球人物》记者再次来到李敏的住处。还没走进院子,就听见屋里传来歌声——“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排练完《英雄赞歌》,艺术团的成员们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摆起了阵型。音响一打开,歌声萦绕在院子中 :“你在哪?你在哪?是在我面前,还是在天涯……”所有人马上进入状态。他们排练的是一场以寻找老战友为主题的歌舞剧,主角正是李敏。今年5月,李敏被邀请到央视寻人栏目《等着我》, 在央视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寻找老战友的心愿。节目现场,她见到了老领导冯仲云的女儿冯忆罗。那一刻,李敏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弯下腰紧紧抱住轮椅上的冯忆罗,久久不肯松手。这一幕, 立刻成为刷屏的新闻热点。
在苏联收获志同道合的爱情
抗联人之间的情谊,李敏从未忘怀。对于苏联, 她也有着不一般的感情。抗战期间,她曾3次随军前往苏联。1939年,日军反复进行拉网式的“大讨伐”,军事扫荡加上经济封锁,东北抗联的处境极其困难。为了保存实力,队伍决定撤入苏联休整。撤退的过程中,李敏和战友们被敌人追到了黑龙江边。准备跳江的那一刻,她突然听到江里传来划船声,原来是抗联队伍的一位团长抢了条帆船来接应他们。上船后,日军的机枪子弹“嗖嗖嗖” 地从身边掠过,江水不停地灌入船舱。紧要关头, 苏军的一艘汽艇及时赶到,在江心营救了抗联战士。经过一波三折,15岁的李敏第一次踏上了那片红色的土地。
后来,李敏又两次前往苏联受训。她被派到远东地区学习医疗和无线电技术。1942年,抗联部队编为教导旅,她先后担任旅部广播员、政治教员、营党支部副书记等职,连年被评为优秀战士, 还被授予了战斗功勋奖章,从上等兵晋升为准尉。
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李敏也算是实打实的特种兵出身。当年在苏联接受的训练课目有很多:实弹射击、进攻演练、刺刀肉搏、武装泅渡、投弹跳伞等,后来还加上了滑雪。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当时的李敏 :发报时,她的两只手像小燕子一样灵巧地飞舞 ;滑雪时,她又像是脚踩着风火轮的哪吒。考试结果出来后,李敏其他课目都拿到了优秀,唯有滑雪这一项得了“良”。原因也只是一个小意外 :她和战友擦碰了一下。
跳伞训练原本只有男兵参加。一想到学会跳伞就能飞回祖国,李敏找到领导苦苦央求,希望女兵也能学习跳伞,结果领导还真就同意了她的请求。但真正站到飞机上的时候,李敏也是战战兢兢的。机舱门打开后,引擎轰鸣声大得吓人。有位男兵只看了一眼就直往后退,始终没敢跳下去。轮到李敏时,她鼓足勇气,心一横,闭着眼睛就跳了下去,最终稳稳落地。后来体检时,李敏被查出心脏病,医生告诉她不能再参加跳伞训练。李敏蒙了,又去找了领导。领导被她的决心感动,允许她以后勤人员的身份跟队训练。第二次跳伞时,果然出现异常情况:离开机舱的那一刻, 李敏的鼻子开始流血。落地后她一声没吭,偷偷擦去了血迹,跟谁也没说。
除了军事上的各项技能,政治理论知识也是课程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上,李敏认识了教官陈雷。李敏有记笔记的习惯,其他战友也总喜欢借她的笔记去抄阅。陈雷看到后,关切地问她 :“都记下来了吗?把我讲课的提纲拿去吧。”时间长了,这位待人和气又有知识的教官在李敏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在回忆录中这样描写陈雷 :“上中等的个子,身材匀称,端正的脸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
后来有一天,两人在夜间谈话时被人发现, 受到了党组织的严厉批评。李敏被撤销党小组长职务,多次写检查。领导反复提醒李敏 :“陈雷是地主子弟,将来靠不住。”李敏想了又想,觉得并不是这样。在她心中,陈雷正直善良,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大哥哥。她认定了这个人,就再没放手过。
朝鲜前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当时也在训练营中。他和陈雷在同一个营工作,两人关系很不错。上世纪60年代,金日成在前往苏联途中曾专门到黑龙江见了陈雷一面。2006年陈雷逝世后,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在头版醒目的位置刊发了金正日给李敏发来的唁电。
“文革”期间,李敏遭受林彪和“四人帮” 的迫害,被判入狱5年。陈雷同样没能幸免,比她还多了3年。“造反派”批斗他们,给他们扣上“苏修特务”的罪名。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李敏最牵挂的还是丈夫陈雷。入狱前,看到陈雷被人打得满头是血,她嚎啕大哭,不顾一切地向“造反派” 嘶吼着 :“不要再打了!”她把陈雷的血衣带回家洗干净,在里面缝上一张字条——“要实事求是、保重身体,坚强地活下去,千万千万要活下去!” 被关进监狱后,李敏也只有一个念头 :一定要活着出去。在她的激励下,陈雷熬到了“出头之日”,这对患难夫妻最终等来了平反。
为“十四年抗战”奔走
国家与个人的生活都安稳之后,李敏又多了一个心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就开始抗战,到日本投降为止是14年,为什么总是说八年抗战呢?
八年抗战这一说法,源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开始,是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说法。但李敏心想,对自己认识的每一位抗联战士来说,抗战是从1931年就开始了。她觉得“首先得把这段历史讲清楚,打了多少次仗, 战绩有哪些”。她一边走访一边查资料,搞清楚具體数字后,刻了好多块石碑,谁要就给谁送去。除了石碑,她还定做了一批抗联娃娃。当时哈尔滨没有工厂能接这个活儿,李敏就想办法联系上南方的一个厂家,亲自跑过去花四五千块钱买下一整箱娃娃,最后全部送了出去。“钱花了多少我不在乎,能把这个历史问题解决了就行”。
一次参加研讨会时,李敏谈到了十四年抗战的问题,原本10分钟的发言时间,她一说就是一个小时。她发现台下的人也愿意听,没人阻止她讲, 她猛然开窍 :“就得这么讲下去!”此后她走到哪儿就讲到哪儿。
转机出现在2002年。那一年的大年初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东北走访看望老同志。黑龙江省委办公厅提前通知李敏,让她准备一下。李敏心想,总书记来了,我一定要把抗战的事情说一说。“八年抗战不改成十四年,我们这些老同志死不瞑目啊!”她把抗联歌曲集和之前整理的材料、报告拿出来,给胡锦涛看。胡锦涛边听李敏介绍,边点头说“好”,让工作人员把材料收了下来。
时间到了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首次公开提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李敏在电视上听到后激动万分。她联系上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商讨提交了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提案。
2015年全国两会上,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洪袁舒代表李敏等人提出了“关于尽快将我国十四年抗战历史写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不久,教育部作了回复,表示将会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当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段便提到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李敏一听就知道,十四年抗战的问题能解决了。时年91岁的她,站着看完了全程两个多小时的阅兵直播。当熟悉的抗战歌曲响起时,李敏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太伟大了,太高兴了!”阅兵结束后,这位老人久久不能平静。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函件,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的历史概念。那一晚,李敏激动得整宿没睡着觉。夙愿已经完成,她觉得自己“死也能瞑目了”。
李敏常说,她已经奇迹般地多活了40年。很少有人知道,她这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战士其实是位癌症患者。1974年,她被检查出肠癌,在上海接受了造口手术。这之后,她的排泄物改由肚子上的一个开口出来,每天要不定时清理造口袋。当时医生说最多只能活三五年,没想到她竟活到了90多岁。这些年來,李敏在生活上没有任何特殊要求。94岁高龄,她依然自己做饭吃,简单煮碗粥,就着咸菜就是早餐。
年龄越大,李敏反倒越忙了,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去写自己的回忆录。开始是手写,后来越写越多,不好整理,改由她口述,请人在电脑上打字记录。逢休息日,她还要上山寻找昔日的战地和密营遗址。历时30多年,李敏的回忆录《风雪征程》于2012年正式出版。
在书的后记中,她写下了自己的初心 :“每逢夜深人静开始动笔的那一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抗联战士。我只想用最朴素的方式毫无雕琢地把我所经历的一切告诉世人,铭记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