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门诊患者统计分析
2018-08-081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002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1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2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72)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目前我国经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已高达2.6亿。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等特点。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及治疗,已经从二、三级医院过渡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文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病人进行统计分析,以更好地指导该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和疾病治疗工作,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慢性病、减少疾病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所有门诊病人,排除其中资料不完善者。
1.2 研究方法
对2017年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
2.结果
2.1 门诊病人数
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总就诊人次达102874人次,平均每月就诊人次为8572.83±446.19人次。
2.2 门诊病人性别分布
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男性总就诊人次达44547人次,平均每月就诊人次为3712.25±211.75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43.30%;女性总就诊人次达58327人次,平均每月就诊人次为4860.58±265.75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56.70%。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女性就诊人次高于男性。
2.3 门诊病人年龄分布
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69岁及70~79岁人群最多,占总就诊人群的29.90%及30.59%,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81302人次,占总就诊人群的79.03%。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主要为老年病人,这与我国目前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在加深、速度在加快有关。老年人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其医药费用是其他人群的2.5倍,60岁以后所消耗的医疗费占一生医药费的80%以上。
2.4 门诊病人疾病分布
表1 门诊病人疾病分布
3.讨论
通过对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病人的分析,女性多于男性。相对而言,女性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更理想,这是由于不同性别有不同的生活压力、社会承担角色、生活方式;女性对疾病的关注程度和依从性要优于男性,男性具有吸烟、生活不规律等危险因素的概率更高。因此,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尤其需重点管理男性,在健康教育及医疗指导上应有针对性。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就诊人数的79.03%,老年病人是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的患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很多老年人对慢性病缺乏了解,没有掌握有效的疾病控制知识,无法识别生活中不利于疾病控制的生活行为、饮食习惯,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恶化风险,强化社区慢性病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1]。从门诊病人的疾病分布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均为常见多发慢性病,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提高跟遵医行为、健康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属于重点控制的范围,社区管理可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社区管理可为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生活上和用药上的指导,注意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充足的睡眠,并给予患者鼓励和关心,加强家庭对患者的支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从而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统计中,冠心病患者占心脏病患者总数的58.62%;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若患者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则会出现疾病恶化的情况,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对冠心病患者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我国慢性病的防治重点已经转移到社区,社区是慢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场所,对多种慢性疾病的管理、预防和治疗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的疾病分布可以看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已经初见成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以家庭和居民为单位,对居民进行普查和筛选,根据其所患疾病及年龄划分服务重点,对于已经确诊慢性病的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对患者的周期性随访和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这样可以使慢性病患者得到全程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或“一对一”的医疗服务。有效的组织体系是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顺利、持续开展的有力保障,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应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控制危险因素为目标,以社会卫生需求为导向,开展以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为核心的综合防治[3]。
[1]张玉芹,张小丽.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16-3718.
[2]李志新.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心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3191-3192.
[3]孙德俊.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8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