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8-08-07黄睿思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仁者治学仁爱

黄睿思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漫步于时光长河之畔,孔子思想与精神的灵魂和所蕴含的文化都以安详的姿态静静地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传承教育着一代代众生。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和治学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看着看着你会在书中发现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还可以看见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首先孔子提倡仁爱,仁是孔子的道德观。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但孔子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孔子的仁爱之道。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孔子是很讲究治学的,论语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他的《论语》中的“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书本学,不如向世人学,学习是一种悟性,处处皆学问。一个人的内心有智慧,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向自己差的人请教,这就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孔子还是个孝子,讲究孝道,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们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给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从父母的意愿和教诲行事做人。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经典与文明的汇聚。哲人有言,“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借我一双慧眼,不靠别人,靠的是自身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在现在的社会中仁爱、治学和孝道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读罢《论语》,真觉得孔子如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这些后生为人做事的很多道理,并引领我们一步步踏上思想的阶梯,走向灵魂的高地。

猜你喜欢

仁者治学仁爱
仁者爱人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治学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