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钛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策略分析

2018-08-07王香力黄雪梅谭雪梅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14期

王香力 黄雪梅 谭雪梅

摘 要:南向开放背景下,东南亚是攀枝花钛产品海外拓展的首选目标市场,市场潜力巨大。本文对攀枝花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分析攀枝花拓展东南亚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攀枝花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攀枝花 钛产品出口 东南亚市场

本文分析了攀枝花钛产业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攀枝花钛矿资源储备丰富,与东南亚相比,钛产业具有产品优势突出、产业聚集度高、体系相对完善等优势, 东南亚市场需求量大但生产能力不足,有南向开放政策红利等机遇,但也存在钛矿品质不高、中高端产品缺乏、技术水平约束等劣势,同业竞争激烈。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印越泰为中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发展的市场拓展手段、以钛白粉为主其他产品共同发展的产品多元化生产格局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攀枝花钛产业在东南亚的市场拓展。

一、攀枝花钛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的优势分析

攀枝花地区拥有丰富的钛资源储备,经历几十年的规划发展,攀枝花的钛产品生产制造企业队伍日益壮大、生产链及配套产业链逐渐完善,整个钛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

(一)产品优势突出

中国探明钛储量9.65亿吨。其中攀枝花地区探明钛储量8.7亿吨,约占全国的九成,全世界的35%。东南亚已探明的钛矿资源储备仅1400吨,主要集中在泰国和马来西亚,钛矿品质不如攀枝花。与东南亚地区相比,攀枝花钛资源储量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攀枝花钛产品种类较为齐全,包括钛精矿、富钛渣、钛白粉、四氯化钛、钛铁合金等。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基本迎合目前东南亚市场需求。

(二)产业体系完善

攀枝花拥有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及全流程的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包括三条生产链和许多后续配套生产链条。目前攀枝花钛产业配套项目包括氯碱、制酸、机械加工、设备制造、运输、环保设备和技术研发。在生产方面,建有三条成熟的生产链,在工业废物处理方面,回收废酸等废料来发展氯碱工业并形成了氯气供应能力。

(三)市场需求旺盛

2012年至2016年,攀枝花出口到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钛总量中,东盟市场约占77.25%,南亚市场约占22.75%。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2013年两个市场所占份额基本和2012年一样。较2012年相比,2014年,东盟市场份额上升了13.95%,南亚市场份额下降到了8.8%;2015年东盟市场约占95.3%,而南亚市场仅占到整个该地区出口额的4.7%。总体情况为东盟市场需求逐年激增,南亚市场呈萎缩态势。

目前攀枝花在东南亚的主要出口国为印尼、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四个国家。东南亚其余国家虽然有进口,但所占份额并不大。虽然攀枝花钛产品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量激增,但该份额在东南亚钛行业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仅仅约占两成左右。由此可见,东南亚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四)区位优势明显

攀枝花位于川西南、滇西北,是一座地处川滇交界的内陆城市。地处南方丝绸之路与金沙江流域经济带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区位优势明显。与川滇黔广大领域中地市级城市相比,有较大的辐射能力,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人才、资金、技术的集聚高地。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后,攀枝花的优势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

二、攀枝花钛产业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长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攀枝花钛产业对于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是从不同方面对攀枝花钛产业拓展东南亚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市场竞争压力大

在国内竞争方面,我国形成了宝鸡、上海、沈阳三个大型的钛产品加工基地,这些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钛产业形成同行竞争。在国外竞争方面,攀枝花在东南亚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和日本的同行业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先入为主,市场占有率约七成,攀枝花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的份额不足三成。

(二)技术水平约束

攀枝花钛产品基本保持国内公认标准,受技术水平约束,下游产业少,产品档次较低。虽然钛产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技术形式多样化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钛产品,部分钛产品可以与国外标准接轨。但是在钛白生产工艺较单一,先进的氯化钛白工艺和钛材加工较为空缺。

(三)产业附加值较低

行业结构是影响产品结构的直接原因。目前,生产钛材和钛锭等高端产品的企业只有两家,95%的攀枝花钛产品生产企业分布在钛产品生产链的中上游,主要生产钛白粉等中低端产品。在高端产品的生产和下游产业建设方面很缺乏。

三、攀枝花钛产业拓展东南亚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为了推进攀枝花钛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进程,助力攀枝花优势产能转移。攀枝花以印越泰为中心向周边国家辐射发展的市场拓展手段、以钛白粉为主其他产品共同发展的产品多元化生产格局等对策建议。

(一)以印越泰为中心,周边国家辐射开发

在东南亚市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市场需求量激增,但是攀枝花占有的市场份额才两成左右,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美国和日本占据。这四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攀枝花钛产业企业应大力拓展该市场。而且攀枝花在文莱、东帝汶、柬埔寨的出口基本为零。攀枝花作为南向开放门户建设,应积极保持与这些国家的经贸交流,在交流中寻找优势产能转移的契机。拓展东南亚市场的进程,可以采用以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三国为中心市场,带动其他东南亚国家呈辐射状发展的模式来推动。

(二)以钛白粉为重点,其他钛产品多元化发展

作为攀枝花钛产业的主要产品,历年来钛白粉的出口量都是最大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市场对其他钛产品的需求也开始趋于多元化,攀枝花钛产业也应相应地调整生产结构,可以采用以钛白粉为产业重点,其他钛产品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来推动攀枝花钛产业的发展。

(三)钢钛企业联动,实现资源整合

攀枝花钛行业发展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一个有潜力的产业,但是由于单纯的钛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限制较大,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对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非常有利。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实行钢铁产业和钛产业的结合,建立钛钢联合型企业,可实现一定程度上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

(四)优化人才结构,实现技术创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合理优化企业内人才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隨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变化,提高钛产品生产企业的创新创造意识,实现技术突破,对攀枝花钛产品形成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攀枝花矿制备四氯化钛、海绵钛等关键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必须加大金属钛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增强攀枝花市金属钛产业科研力量。优化人才结构还可以考虑从国内外引进行业不同层次结构的精英,如设计方面的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师、市场分析师、风险把控专家等,优化企业内人才结。

参考文献:

[1]张福良,刘诗文.我国钛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矿业,2015(4).

[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钛行业“十三五”规划研究[J].钛工业进展,2011(8).

[3] 孔凡涛.中国钛白产业发展瓶颈研究[J].现代矿业,2012(4).

[4]王发明.钛产业未来5年内市场走势分析及预测[J].吉林地质,2012(4).

[5]刘向阳.钛产业链现状[J].新材料产业,2008(10).

[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钛行业“十二五”规划研究[J].钛工业发展,2011(4).

(王香力、黄雪梅、谭雪梅,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