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楸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18-08-07王旭胜
王旭胜
摘要:核桃楸是我省珍贵用材树种之一,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为喜光、喜湿润生境的阳性树种,根系发达,一般生于中、下部山坡和向阳的沟谷。近年来,我局进行了乡土树种核桃楸的优树选择,并利用优树资源开展了核桃楸苗木培育,通过利用配套技术营造核桃楸林分,有利于保护珍贵树种核桃楸的种源,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核桃楸;苗木培育;造林技术;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林区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了森林资源保护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营造林工程,十多年来,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休养生息,营造林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营造林工作中,主要还是开展常规造林,科技创新不足,成熟的整地技术、栽植技术、覆盖技术不能全面应用。在苗木培育方面,以油松、侧柏等荒山造林用苗为主,珍贵阔叶树种的培育力度小,技术薄弱。
二、已有条件和前期准备情况
通过近年来森林资源调查,大南坪中心林场范围内有大量的天然核桃楸分布,长势良好,种子资源丰富,是适宜核桃楸生长的地区。2010年,林场采集核桃楸种子进行了苗木培育,培育苗木6万株,播种繁育技术成熟,苗木充足。林场现有职工52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工6人,长期从事苗木培育、造林工人18人,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为培育核桃楸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项目建设方案
1.实施地点及布局
苗木繁育地点位于宽平苗圃。该地年均气温9℃,年降雨量650mm,无霜期150天,土壤为褐土,土层厚度达60cm以上,2008年曾在此培育过核桃楸苗木,且生长状况良好。
造林实施地点位于古县北平镇圪堆村,年均气温10℃,年降雨量650mm,无霜期150天,地类为宜林荒山,土壤为褐土,土层厚度达60cm,适宜开展核桃楸的营造。人工营造面积400亩,涉及81、89两个小班,其中81小班面积100亩,89小班面积300亩。
2.建設期限
2012年—2013年。
3.建设内容及规模
(1)苗木培育
培育核桃楸苗木10万株。
(2)示范林营造
营造核桃楸林400亩。
4.主要技术措施
(1)育苗技术
①种子采集与处理:选择干形通直,生长健壮的核桃楸树种采集种子。对采集种子采用水选法进行选种,选出粒大而重,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催芽。催芽方法为水浸催芽,于播种前10-15天,将种子装入袋内、筐内或瓦缸内用自然温度的水浸泡,水要高于种子50cm,每两天换水一次,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取出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堆积起闷,待种子大部分裂嘴即可播种。
②做床:使用高床育苗,床面宽80cm,床长10—20m,床高20cm。作床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并施入有机肥。床面整细整平整透。
③播种:每亩用种200kg,采用开沟点播法。沟底整平,种子的裂缝向下与沟底垂直,以利发芽生根,播种后覆土5cm左右,并轻轻镇压。
④装土、移植:将土过滤后,将1年生裸根核桃楸苗装入营养杯(规格12cm×18 cm)进行定植,用于造林。
(2)示范林营造
本次核桃楸示范项目造林规模400亩。建设地点位于古县北平镇圪堆村,年均气温10℃,年降雨量650mm,无霜期150天,地类为宜林荒山,坡向东、东南,坡度22—25,土壤为褐土,土层厚度达60cm以上,pH值5--6.5,土壤肥沃,立地条件较好,适宜核桃楸的营造。造林密度110株/亩,81小班面积100亩,89小班面积300亩,采用的技术为径流集水整地+地膜覆盖。
①整地:春季进行预整地,采用径流集水方式整地,在形成扇形集水区,便于蓄水保墒。株行距2m*3m,整地规格60cm*50cm*40cm,品字形排列,整地外高里低,外沿做埂,埂高高于穴面20cm,拍实、光整。整个穴面内要求整细、整透,保持30 cm以上虚土层。
②苗木:为保证造林成活率,选择1+1年生核桃楸壮苗造林,苗木规格H≧30cm,D≧0.6cm。造林前对苗木要严格进行分级,起苗时注意避免损伤苗根,确保根系完整,运苗时避免风吹日晒,保持苗根湿润。苗木要当天起苗当天栽植,当天用不完的苗木,必须进行浇水假植,避免苗木失水。
③栽植、覆盖:栽植季节为秋季,栽植密度为110株/亩。栽植前营养钵(袋)必须浇水,并浇匀浇透。栽植时苗木用袋(筐)装,栽时去掉容器袋,当天栽不完的苗木要采取假植措施。栽植时先把坑底部填平,容器苗放入坑中间,回填湿土,踏实苗木,埋土深度要高于容器3—5cm。栽植后要整理好穴面,穴面里低外高,便于蓄水,浇水后,进行地膜覆盖。
④浇水:为保证造林成活,促进幼苗正常生长,栽植后地膜覆盖前及时进行浇水,穴内必须浇透。
⑤幼抚:连续抚育3年,每年1次,抚育时间6—8月。主要是对幼树进行松土、除草、扩穴,并割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和草本,增加其通风透光,保障幼树成活和健康生长,促进造林后及时成林。
四、分年度进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2012年采集种子、处理、播种5亩;完成造林整地、栽植400亩,对新造林地进行人工管护。2013年对圃地进行管理;将1年生苗木移植装袋,培育1+1营养杯苗;对造林地进行一次幼抚,加强人工管护。
五、项目管理
(1) 计划管理
林业科技创新工程投资计划根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原则编制,林局针对本局实际情况,向省林业申请项目资金,省厅依据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投资计划下达后,林局及时组织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报省厅批复。项目审批后,及时编制用苗计划、施工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管理。
(2)工程管理
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技术责任制、施工合同制。项目目标、任务、资金、责任落实到场,场长为第一责任人,对工程全面负责。场长与主管副场长、技术员、施工员签订技术责任书,与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书,明确各方责、权、利。工程开工前对施工人员、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工程实施期间,分管副场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全部跟班作业,加强对径流集水整地、生根粉醮根、保水剂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的监管,发现问题要及时返工纠正。工程实行按环节验收制度,完成一个环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开始下一环节,做到苗木不合格不得栽植,整地不合格不得栽植,栽植不合格重新栽植。同时安排1名专职管护员进行长期巡护,禁止人为破坏幼苗幼树,杜绝牛羊进入新造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