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降成本问题研究

2018-08-07沈奕廷

天津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用电天津价格

◎文/沈奕廷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有助于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

一、天津规上国有工业企业成本状况

我们用 “总成本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这一公式测算天津市级国有企业成本水平情况。(详见表1、图1)

二、天津规上国有工业企业要素成本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包括占成本很大部分的原材料成本,因为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原材料都已经由市场形成价格,降成本工作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主要需要企业自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我们主要比较天津的要素成本状况。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天津工业企业要素成本逐渐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工成本普遍快速上涨

我国企业的人工成本主要是工资和“五险一金”等社保费用组成。自2010年以来我国及天津的工资水平都处于上升状态,特别是天津国有企业提升得更快,详见表2。考虑到我国企业社保缴费和个人缴费比例约占人工成本的40%左右、住房公积金20%左右,则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约60%。由于最低工资水平和社会工资水平的上升,企业的社保缴费总额仍然在上升。对比其他国家,目前天津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甚至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2倍以上;企业社保缴费占人工成本的40%左右,高于国际水平1倍,说明我国的社保缴费水平处于世界较高水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未来人工成本可能会继续上升。

表1 2007—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成本水平情况

图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成本水平对比图

表2 城镇单位从业人口平均工资比较

(二)融资存在困难

天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周期短,多数贷款期限为1~3年,而企业投资周期远长于这个期限,到期后的企业 “倒贷”“过桥”困难较大。此外还可能存在银行抽贷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二是融资方式少,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极端情况下也考虑小额贷款公司的高息贷款,直接融资方式有限,只能依靠融资进行日常运转、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三是银行对部分行业的贷款限制,有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好、有担保和抵押,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大、效益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因为被银行认为是落后产能行业而不给予贷款,如一些钢贸企业。

表3 全国与天津工业用地土地出让价格对比表

表4 天津和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比较

(三)资源、能源价格较高

一是土地出让价格较高。我们将2011年以来天津市和全国的工业用地价格进行了比较(详见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和天津的土地价格均呈现上升态势,工业用地的成本都在快速提升。对比天津和全国土地出让价格,天津土地出让价格增速快于全国,这使得企业用地成本也在快速上升。

二是用电价格的变化。我们梳理了近两年来天津用电价格调整情况,以一般工业用电价格的平均值和当月美国工商业用电价格的均价进行比较(详见表4,相关价格根据人民银行提供的汇率进行换算)。可以看出,经过近两年的改革,天津的工商业用电价格已经下降了13.7%。同时期美国的商业用电价格上涨了5.7%,在这种情况下天津的用电价格仍略高于美国商业用电价格、远高于美国的工业用电价格。即使考虑当前正在开展的电力直接交易会对大用户的用电价格有所下降,天津工业用电价格仍是美国的近一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天津电力直接交易的参与门槛较高。如湖北省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年用电量2000万千瓦时以上即可参加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而天津的标准是年用电量1亿千瓦时以上,相同用电量的企业在天津比湖北每年用电成本高出300万元左右。这凸显了用电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

三是天然气价格偏高。我们梳理了近三年来天津天然气价格调整情况,以一般工商业用气价格为例,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天津的工商业用气价格已经下降了27.1%,但仍高于国际水平。土地、电、天然气价格的较高水平都导致了当前天津企业的能源资源成本负担相对较高。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是导致价格高的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素的配置中市场没有起决定性作用。因而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降低要素成本的根本手段。

表5 天津一般工商业用气价格

(四)制度性交易成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积极落实国务院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通过政府内部的职能整合和重组,强化服务意识和创新服务方式,天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涉企审批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企业进入天津的审批门槛进一步降低,办理效率的提高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与时间,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但是在涉及规划、消防、安监等部门的审批时,往往每个环节的评估、论证和审批都需耗费一定时间和成本,使得整个项目的审批周期较长,而且有些环保、消防、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估国家规定一年进行一次,而天津要求一年进行两次,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此外,企业的环境成本也在大幅提升。随着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加大,尤其是以环保督查为代表的执法力度加强,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成本也在上升。以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企业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的结果。有多种情况造成了企业的环境成本增加。一方面企业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环保方面投入不足,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执法力度,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设备厂房改造、设施运营维护、生产人员培训等等)造成了企业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环保督查中关停了许多企业,某些企业受到供应链企业关停的影响而被迫停产,某些企业因为同区域内企业的污染行为被关停。调研中企业反映“一刀切”的关停政策造成了成本的大幅提升。以上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企业环保方面的成本提升。

三、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

(一)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决定其成本控制难度加大

作为国有企业,肩负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职能。一是促进技术进步,带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他重要领域,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在企业控制范围内不发生群体性事件。这些社会职能使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不得不率先增加技术研发成本,不得不坚守某些成本高收益低的国家经济命脉行业,不得不在人员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坚持不减员,以维护稳定。

(二)国有企业受政策影响大

一方面,国有企业服务宏观经济,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宏观政策变化对于企业决策影响大,企业中不可控因素增加,推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之前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受到较多政策扶植,企业通过在行业中的垄断权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无形中导致了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三)企业内部降成本意识不足

国有企业的历史沿革使企业中的部分员工还存在一些“大锅饭”思想,对于企业控制各项成本没有意识,不能积极主动设身处地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降成本问题,企业内部推行降成本工作难度较大。

四、规上国有工业企业降成本的对策建议

2016年以来天津连续出台了5批130项降成本政策,政策均落实到位,共为企业降低成本1200多亿元。降成本一方面是依靠创新和竞争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方面是依靠政策措施调整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调整三者的分配格局。笔者认为要切实降低企业成本,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打好组合拳。

(一)政府方面——降低外部成本

一是争取加快推进普惠性减税减费。建议尽快出台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方案,对于“营改增”改革根据不同行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出台建筑业、交通物流业等行业的相关抵扣政策。针对不同企业适当减少企业缴纳政府性基金金额。二是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机构完善考核体系,引导金融机构适当提高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加快海河基金等各产业基金的发展,为天津实体经济企业注入足够资金支持。三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各种审批的前置项目,理顺各部门的协同关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各部门共享政务数据信息,真正实现“数据跑路”;建立营商环境评估,以第三方对天津营商环境定期进行评价,督促有关部门完善工作。四是合理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完善“人才绿卡”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足够便利。五是推动要素市场建设降低能源资源成本。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范,放宽参与范围、扩大市场化交易的电量;推动形成区域性天然气交易市场,形成市场化的天然气价格;土地分阶段出让、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政策尽快在全市范围推开。

(二)企业方面——降低内部成本

企业是降成本的主角,也是这项工作能否成功最为关键的一方。短期内的成效在于不断强化政府降成本工作力度,依靠政策措施帮助实体经济企业渡过难关,长期来看更应注重发挥企业自身的能动作用,提升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规上国有工业企业应通过开展深入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技术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校企合作,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转型升级。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管理,采用新的技术,实行集约、节约生产和经营。二是建立更加全面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激励制度等。三是积极改进薪酬机制,完善对员工股权奖励机制,将职工的实际利益与企业的利润水平挂钩,进一步树立职工主人翁意识,实现“全方位、全员”降成本。

猜你喜欢

用电天津价格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用电安全要注意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价格
学习用电小知识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