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乐器

2018-08-06付华林

华夏地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竖琴乐舞琵琶

付华林

乐队出自中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112窟,是为表现《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乐舞场景。平台上六身伎乐呈八字形分坐左右,右侧伎乐持琵琶、阮咸、箜篌,左侧的持鸡娄鼓、横笛和拍板。平台下方另有四身菩萨两两相背,也手持乐器演奏。在乐队的中间,一伎乐合着音乐翩翩起舞。舞者屈身抬足,将琵琶举至身后,左手上举、右手弯曲作弹拨状,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反弹琵琶”。

在丝绸之路成型之前,东西两端的乐器明显不同。中国的原发乐器种类很多,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甘肃火烧沟文化遗址、河南商代妇好墓等处出土文物中可见青铜铙、石磐、骨笛、笙、排箫和埙等乐器。西亚早期乐器主流是弦乐器,最早图像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圆柱形印章上,是一件男性蹲坐弹奏的乐器。竖琴在美索不达米亚极具影响力和象征意义,公元前3000年,竖琴的形象被作为一种書写符号使用。同时代印度文明和大约公元前1700年的克利特文明中,也有将竖琴作为文字符号的类似用法。

乐器在不同地域会因文化背景而发生变化。以琵琶为例,这件起端于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乐器至少己有2000多年历史,其基本形状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已经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入希腊,古希腊称为潘多拉(Pandoura);传入中亚最先出现的是二弦直项琵琶,比印度阿马拉瓦蒂浮雕(公元170年)上的五弦琵琶、巴拉巴尔石窟(公元2世纪)中的三弦琵琶要早。罗马东方艺术民俗博物馆藏有中亚地区的犍陀罗乐舞浮雕(公元1-2世纪),其上的四弦琵琶与五弦琵琶形制基本一致。汉魏由波斯、印度传入中国延绵发展,《隋书》卷十四记载一位弹胡琵琶的龟兹人苏祗婆:“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后经中国传至日本,还传入越南等地。

丝绸之路上的乐器,较为成体系、长时间留存图像之地,是敦煌石窟。在敦煌壁画上留存着大量关于古代乐器的图像,其中大小型乐队五百余组,乐伎三千余人,各种乐器四百余件,共有乐器44种。这些图像分布在200多个洞窟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延续近千年,集中反映出各个时期,各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变、演奏方法、组合形式,以及古代的社会音乐风尚图景。

猜你喜欢

竖琴乐舞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作家风采
——陈竖琴
龟兹乐舞
竖琴海绵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夜半寻鼠
窈窕淑女琵琶妹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