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8-06张柳莺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探索实践

张柳莺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文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鼓励质疑,解决问题;评价点拨,强化训练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习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工实训课;问题教学法;实践;探索

一、电工实训课的现状

在目前的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训能力不强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总结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义务段教育中,由于偏向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要减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二从电工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该专业学生中90%以上为男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难以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

三是实训课成绩考核以实训时间、安全、质量为主,造成有的学生不注重实训的过程而只注重实训结果。实训过程中学生很少在过程中钻研问题,没有带着问题去学、去做实践;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学生也不会认真分析,想办法排除故障。

二、“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的运用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优化教学结构,把学生引导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最终实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检验、学习总结等五个环节。

在电工实训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实训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电工实训课的情境创设一般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而问题情景的创设,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如知识基础、思维水平等。否则,无法使教学顺利进行,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在电气控制教学课上,我把天正公司原生产电气控制箱的设计图样呈现在实训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经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之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电气控制箱的生产有设计图样,元器件种类特别多,接线也很复杂,但电工师傅能按照图纸有经验性地连接;二是每条线有线号标记,但有的标记不清晰;三是元件布置合理,但电气控制箱在工作时经常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发现了这些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例如当拿到一个控制要求后,怎样安排电器最合理;怎样的电路最可靠;怎样布局线路最科学;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进行排除故障时,采用怎样的分析方法最快捷,最清晰等等。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很重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经常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做到“学”“疑”“思”有机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老师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有启发性,避免“是这样”,多用“为什么”“怎么办”等有利于学生思维发散的提问。

2.鼓励质疑,解决问题

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回顾教材相关内容并进行学法指导,可通过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学习规律应让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方法应让学生自主寻找,答题思路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出现问题应让学生自主解决,鼓励学生努力做到多角度地去思考。

如我在讲解低压电器时,先讲解按钮的结构原理,然后展示几种行程开关,让学生猜测其内部的构造与原理,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之后,再打开行程开关,结果与他们的猜测非常接近,学生为此自豪,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形成完整的知识点;再如在懂得交流接触器和按钮这两个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学生展示普通闸刀开关控制电动机的电路,然后提出问题:能不能用介绍的两种低压电器来实现控制?形成点动控制线路后,再向学生不断发问,能不能让电机连续工作?不能停止怎么办?能不能点动与连动同时实现?等等,引导他们对控制线路进行不断改造,不断地熟悉理解。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再配合实践操作,最终把老师提出的问题全部解决。结合上述三个问题,学生们也找到了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①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尽量分离,以防主电路对控制电路产生干扰;②接线路径尽量缩短,这样的话,能达到“走线好走、不占位置”的效果;③线号标识清楚,便于以后的检查维修。

教师在教导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实践,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教学效果明显。

3.评价点拨,强化训练

在整个学生自我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适时引导点拨,做到引导得法、点拨有方,抓住问题的实质;重点讲实、难点讲透、疑点讲清,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于学生实训课的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对于学生整个实训过程应采用积极正强化的方式,比如鼓励、赞赏、肯定等;在实训过程中还要用引导、点拨、启发的方法去教育,使学生受到激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正反转控制电路时,不急于完善电路,而是故意留有一点缺陷(如不加互锁等),在不接主电路的情况下(防止相间短路),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自主寻找问题所在,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个安全可靠的电路。就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老师的正面评价和反复操练中得到了提升。

三、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中实施的效果

第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的实施,注重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贴近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具有问题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在探求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积极探索,由不会学不愿学到要学会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近年来,我校电工专业生源呈下降趋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做到关注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平时理论学习困难大、实训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势,鼓励他们大胆地把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讲出来。在分组的过程中,引导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主动地帮助学习困难同学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近几年来,通过问题教学法,我校《维修电工》考核合格率在85%以上。

第三、发展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如据毕业生反馈,大部分读高职的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较薄弱,但普遍觉得大学中专业课的学习是最轻松的;个别的还觉得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小勇. 信息化教育丛书: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朱慕菊. 走進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TB)[M]. 北京师范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探索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