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8-08-06王嫚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王嫚

【摘 要】各高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是目前各高校在实践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重要指导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与加强了个高校满足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各高校应该加强与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效應,进而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内容,目前对推动大学生成才、国家产业转型,以及实现我国民族的复兴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符合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能够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促使大学生自身长远的进步和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这也是当今各高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的弘扬是当前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需求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力军,高校应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传承、弘扬与培养工匠精神,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的承担其构建中华民主伟大复兴与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重大责任。各高校积极的融入工匠精神,是有效的实现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需求,创新主义精神不仅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根本战略需求,也具有一定的挑战。也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一大动力,为此,应该坚持与追求创新主义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我国时代的进步迫切需求弘扬时代精神,应该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梦想,不仅是在现代化科技上创造的,更需要通过现代化科技成果的创新与支撑,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战场,在对高校教育改革的体系下,对学生的管理呈现出复杂多样化,高校将面临了一系列热点性的问题。例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指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学生就业创业等相关教育问题,对各高校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二)高校融入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提升人类政治思想教育的精神需求

人类具备工匠精神,不仅是呼应自身的理性本质,也是促进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人们具备工匠精神是其具备职业精神核心内容。工匠精神能够具备一种创新以及敬业精神,符合社会助于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构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另外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国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为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是否能为我国培养出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性的人才,这是能否转变成功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了为我国培养优秀工匠人才的重任。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对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目前各高校的重要责任。另外,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不断创新,也需要运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不仅应该将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的融入工匠精神,关怀每个学生的根本需求,没当今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应该合理的树立精细化以及多样化的培养迷失,尊重大学生的自身差异性需求,对每个学生应该因材施教,为此每个教学职工都应该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设全员育人,服务于学生的长期进步和发展、全方位的教育、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1]。

二、高校融入工匠精神的根本工作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职工,能够坚守自身对自身职业的热爱与执着,首先应该将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更好的明确,在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理清自身的根本工作路线。高校教学职工,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围绕提升学生个人的品德作为根本教育目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事情的变化,因时而新、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培养,在追寻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在课堂的教学上构建校园文化、人文管理,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以及文化素养,能够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传递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模范领导者[2]。

(二)坚持做好教育引导

工匠精神包含了社会责任,这是对个人角色的整体追求,每人都应具备工匠精神,并不是体现某一职业精神的需求,高校不仅应该培养具备一技之长的劳动型人才,更应培养学生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加强对运用工匠精神作为培养核心职业素养的体系,促使工匠精神能将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将工匠精神铭记于心。各个高校还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不理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所以应该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教育方式合理的进行改革,应该提升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基本保障。在教学中应该克服以往的传导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讲道理、举例子、摆事实,运用我国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的灿烂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认识和个人修养。另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探索和交流,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民主精神。为此各高校应该将工匠精神有机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其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充分将弘扬与培养工匠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合理的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性,促使大学生能够懂得自身应该具备精益求精、专注细致以及创先创造的专业性精神是大学生自身的立命之本,积极的培养具有一定价值理念和技术理念能力,培养具备专业性的工匠精神。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促使大学生能够在职业道德理念上,树立能够结合工匠精神一直的奉献敬业的精神理念。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懂得工匠精神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将工匠精神更好的明确,其不仅是对劳动者,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力量,能够使得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情感、行为以及价值的认同,进而能够更好的强化自身的职能理念。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促使学生精益求精,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基于心中,进而能够更好的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与的工匠[3]。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有机的融合工匠精神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意义,促使每个学生都在内心具备工匠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学职工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运用精益求精、奉献敬业、专注执着职业追求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能够促使工匠精神持续化、高效益的融入到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能够更好的弥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短板,进而能够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蓉霞.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2):56-58.

[2]赵秋爽.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1):122-124.

[3]韩聪聪.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J]. 青年时代, 2017(22)199-200.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