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的粮食安全思想探析
2018-08-06董宽宽
董宽宽
【摘 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糧食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础,只有粮食安全有保障了,其余安全问题才能有基础。胡锦涛同志就我国的粮食安全有许多重要论述,探析胡锦涛同志的粮食安全思想对当下中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胡锦涛;粮食安全;思想探析
一、胡锦涛的粮食安全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1.对中国传统粮食安全思想的汲取。中国传统农业思想源远流长,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吕氏春秋》提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再到西汉贾谊提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将储存粮食视为国家重要的职能。这些无不体现中国传统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的思想。
2.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农业思想的吸收。马克思在《政治动态—欧洲缺粮》一文中谈到: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它事情;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都与生产食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费用的减少成相等的比例。在俄共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列宁强调: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我们应当拿出很大的力量去同邓尼金作斗争。在没有获得彻底胜利之前,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疏忽。但是,军事情况稍有好转,我们就应当尽可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到粮食工作上去,因为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斯大林曾提到:在空地上发展工业是不可能的,如果国内没有原料,如果没有粮食供给工人,如果没有稍微发达的农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基本市场,要发展工业是不可能的。
3.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业思想的继承。毛泽东在1957年强调: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邓小平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中谈到要重视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江泽民曾指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多了、农业过关了,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历代领导人对粮食的重视可见一斑。胡锦涛具有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历代领导人的粮食安全思想加以继承。
二、胡锦涛的粮食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1.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确保粮食安全”写进公报。2003年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
胡锦涛曾多次到河南考察农业。2003年12月在河南商丘考察期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粮食生产方面,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把稳定增加粮食产量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还提到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掉以轻心。如果农业出问题,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指出要充分挖掘林业潜力,发展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维护粮油安全和能源安全。
当下针对粮食安全除了要广积粮,还要节约粮食。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民还没闯过温饱关,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而我国每年我们餐桌上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所以落实到个人层面为也应当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应尽的义务,那就是节约粮食。从朱子治家格言里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到胡锦涛2006年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提到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再到胡锦涛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
2.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把握粮食安全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民以食为本,食以地为天。近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耕地是粮食的载体,载体少了,可生产的粮食也随之减少。2011年8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提出要坚持完善耕地保护,把划定永久基本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耕地保护机制。
当下粮食生产还面临着农药超标、土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土地污染,造成产出的粮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对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2007年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土地污染主要是来自水排放的污染和水灌溉的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87号主席令,胡锦涛签署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法律文件中强调: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利用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这些无不体现了胡锦涛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粮食安全问题。
3.加强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很早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09年胡锦涛在中国农业大学考察中勉励科研人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同志们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更大作用。还提到要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说到底要靠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三、胡锦涛的粮食安全思想的当代意义
胡锦涛的粮食安全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理论,也影响了后续领导人习近平粮食安全思想。习近平反复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要发展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加。胡锦涛在多次农业考察中反复强调:开展农业工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当下农业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胡锦的粮食安全思想具有高度的全局意识,从粮食安全涉及的耕地保护、土地污染治理、采取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提倡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和标准化农业、发展绿色农业、牢牢把握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为环境,也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钱胜.江泽民经济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 瞿振元,柯炳生.重托使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农业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 做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工作[N].人民日报,2007-4-25.
[7]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念在心[N].河南日报,2003-12-18.
[8]总书记视察商丘[N].商丘日报,200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