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

2018-08-06陈其党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程应用钢结构工程质量

陈其党

【摘 要】随着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形式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建筑钢结构的应用逐渐成为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基于此,本文对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工程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用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建筑用地和普通的民用建筑用地所需要的材料不同,区别于普通民用建筑,建筑用地在建筑钢结构焊缝质量控制问题上的要求比较高,建筑钢结构作为一种强度,高效能好的建筑应用材料,在建筑上得到重要的应用。建筑钢结构有很多性能优点:抗震性能好、再循环利用价值高、使用灵活方便。为扩大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我们必须从头把控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进行施工技术优化、施工进度控制,对钢结构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推进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一、钢结构技术的优势

(一)安全性

传统的建筑施工中主要运用混凝土等材料,但是混凝土使用时存在很多弊端,其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等现象,使得土木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达到相关规定和要求。混凝土材料由于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使其正在逐渐被淘汰。与之相比,钢结构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混凝土材料存在的裂缝和沉降问题,将其运用到建筑中,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非常快速而广泛的发展。

(二)空间感强

由于钢结构自身的强度与稳定性能比较强、抗压性能也很好,所以,可以占用很小的空间,就能够起到有效的抗压效果。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这种结构减少了对空间的占有率,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内部的空间,从而使建筑具有很好的空间感。另外,钢结构的施工工期比较短,使用的施工成本也不高,所使用的建筑工程材料经过处理之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了再次施工带来的麻烦。有效的节约了施工的时间。

(三)抗压性

建筑建设直接关乎到民生问题,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在建设时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强度和抗压能力,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钢结构是由不同型号的钢筋构成的,具有较强的韧性,可以提高建筑的抗压性以及安全性,因而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结构的特殊性能夠有效提高整体的性能,提高建筑物的抗压性,并且提高应对自然灾害时的抵御能力,进而确保人生财产安全。

二、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及应用策略

(一)提高钢结构的设计水平

我国现代钢结构建筑在细节的设计上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杆件连接。根据力学原理科学处理各部件的力臂、力矩、以及应力关系是关键环节。准确合理的将每个节点的连接细节做好,进而转移到下一步的工程实际施工中。而最终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设计水平的一种最终体现。必须严格遵循建筑行业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既要尽力使钢结构的设计理念新颖、设计方案科学适用,又要与工程的具体要求相吻合。而切要考虑其经济性和实用性。

(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任何一个工程自施工前都要做施工前的计划,那么建筑施工也不例外,建筑施工施工前不仅要做施工的前期准备,还要做前期的质量管控,因为建筑是很重要的一项工程,如果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施工前期为了保证后续的工程够顺利的进行要对施工的钢结构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旦发现不足,及时改正,确保钢结构建筑基础的质量。基础阶段的施工是整个职工过程的基础,只有保证好基础方面的施工才能保证后续的施工,保证真个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严格按照施工的程序和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的技术指导,强化现场管理,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三)加强吊装质量控制

钢结构由于钢构件较大、安装高度较高,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均较高。因此,构件在起吊安装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选择起吊设备、起吊方案和观测方案,以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过程中人员、财产的安全。钢结构吊装过程包括构件起吊环节、构件定位环节和构件安装环节。吊装技术中的第一个环节是钢构件的起吊环节,由于钢构件的重量大、数量多,在吊装之前必须确定好钢构件的起吊顺序,保证在安装环节中不出现因构件吊装顺序不合理而耽误安装作业时间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钢结构构件需要吊装较高的高度,因此必须控制钢构件在空中的安全性,避免构件与其他物体如已建好的建(构)筑物和施工安全设施等相碰撞。第二个环节为构件定位环节,为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应当制定合理的观测方案对钢构件进行监测。在钢构件安装过程中,构件定位不准确会影响后续的安装环节施工进度和作业质量,甚至影响结构主体的受力情况。常用的方法是在吊装前确定好构件的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记,采取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观测构件的吊装位置,进行实时的调整,保证构件安装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四)焊接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我国在建筑中对于焊缝技术的发展,为了避免出现漏缝、裂缝的问题,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在焊缝的使用工具的材料上进行选择和控制。例如我们在选择焊缝材料时。这个材料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控制和避免焊接出现裂缝的化学成分和物质。应用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降低母材和焊接材料之间的化学成分。另外,工人在实现焊接技术的过程之中。应该通过降低控制焊缝电流以及焊缝速度等两项工艺技术,这样才能够通过形成较低熔点共晶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防止出现焊缝焊纹。通过控制电流和速度的工艺能够使焊缝截面上的宽度和深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之上,以此来实现控制热量输送的目的和要求。在提高焊缝的综合性能时,最快速这边捷的方法就是通过改善焊缝接头内部组织,在韩方的过程之前就进行必要的焊前预热和焊后冷却的过程,这样就能改善和提高焊缝工艺技术。

(五)做好防锈施工

完成钢结构的焊接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为了防止钢结构出现生锈现象,后续的维护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通常采用的防锈技术主要是涂抹油漆。为了保证油漆能够到达理想的防锈效果,在进行涂抹操作之前需要先清理金属表面,去除钢材表面原本存在的锈迹。除锈工作需要人工操作,先用钢丝刷反复地打磨将铁锈去除,再利用纱布将钢结构的表面打磨光滑,最后用磷化底漆进行涂刷。底漆需要经过两个小时的干燥晾置,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涂刷操作,涂刷其他面漆时要采用多利多刷的方法,避免油漆发生流坠,使得面漆能够均匀涂抹、色泽饱满光亮。

(六)钢柱的安装质量控制

在建筑钢结构的钢柱安装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使用吊装的施工技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将涉及到的部位进行分离,之后形成独立的区域,进行平行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预埋螺栓的保护,必要时要对其加上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磨损等情况。同时,吊装的时候作业人员还要对钢柱的高度与位置进行控制,严格的按照施工顺序与施工标准进行调整。保证安装的施工质量。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建筑钢结构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于延长结构的寿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等有重大意义。为了提高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施工前准备、吊装、焊接等各方面工作,有助于钢结构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裕.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工程应用[J].江西建材,2017(04):112.

[2]田文宝,靳雯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51~252.

[3]王艳.浅析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工程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3):88~89.

猜你喜欢

工程应用钢结构工程质量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