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研究

2018-08-06魏芬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犯罪

魏芬

【摘 要】21世纪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短短几十年时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也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犯罪现象也逐步出现,近些年来互联网犯罪的发案率和犯罪类型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互联网犯罪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寻找更加准确的适用法律,严厉打击互联网犯罪,维护网络安全。

【关键词】网络犯罪;高发原因;适用法律

一、网络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网络犯罪即互联网犯罪,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网络对系统和或者信息进行攻击,从而破坏网络或者利用网络来进行其他的犯罪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破坏信息安全和网络秩序。网络犯罪主要是指进行刑事犯罪所借助的手段是互联网,现阶段互联网犯罪几乎能够涵盖刑法分则的绝大部分罪名,借助互联网来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作案方式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匿名性等特点,受害对象广泛,社会影响深远,往往造成损失相对较大,社会危害性较大。为更好地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我们十分必要研究网络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率。

二、网络犯罪高发的原因

网络犯罪近些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各种类型的网络犯罪产生原因各不相同,难以做到全面的分析,接下来就目前笔者接触的网络犯罪案件情形进行讨论,网络犯罪高发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隐蔽性强

相对其他直接进行的财产性、人身安全性犯罪,之前都是通过直接面对面接触被害人的情形进行的,这样一来犯罪人暴露的可能性很大,而網络犯罪则完美的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网络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隐蔽在计算机后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实施犯罪。一方面不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仅仅依靠远程操作就可以实现犯罪目的,犯罪成本低,犯罪风险小;另一方面,实施犯罪之后脱身相对其他形式的犯罪而言较为容易,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可能相距甚远,公安机关锁定目标所需时间长,而且实施犯罪行为后,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高科技手段去毁损证据。在具有诸多优势、便利条件的情况下,网络犯罪自然成为很多人犯罪的手段。

(二)个人信息泄漏严重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人们进入信息共享时代,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中大量充斥着人们的各种身份、电话、住址等信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就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加之部分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各种窃取、倒卖个人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极容易被泄漏、非法利用。这些漏洞恰恰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利于他们更加精准更有准备的实施犯罪行为。

(三)民众自我保护意识较低

互联网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众多网民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信息的保护,在各种网站浏览过程中输入自己个人信息。而且很多民众容易贪图小便宜、或者被所谓的飞来横财冲昏头脑,轻信他人,以致于自身财产遭受损失。

(四)高额不法收益的诱惑

借助互联网进行犯罪,犯罪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以及网络交易的便携性,从而获取巨额的不法收益。将之前的犯罪场所改变至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进行,近些年来通过网络诈骗、盗窃获取巨额财产的网络犯罪案件屡见不鲜。

(五)犯罪技术含量低

除去一些利用靠科技计算机技术侵犯信息系统的犯罪之外,更多的网络犯罪并不需要很高的犯罪技术,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即可。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熟练操作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网络实施犯罪行为。

三、网络犯罪的法律适用

近些年来网络犯罪的高发给刑事办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准确断案,保证案件审理公正合法,切实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自然离不开准确适用法律,主要才说就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一)找准使用案件裁判的法律

网络犯罪看起来十分新潮,手段新颖,十分复杂,但是究其本质依旧是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行为,仅仅是作案手段采用了传统方式,改变了之前传统犯罪的形式。因此,绝大部分的网络犯罪不过是传统犯罪在网络上进行操作,我们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就要抽出本质,刑法理论和解释规则与时俱进来套用传统犯罪的法律条款,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案情抽丝剥茧,找准其符合的传统犯罪情形,从而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条文。

(二)重视证据的审查和固定

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其犯罪证据的掌握看似比较困难,其实只要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都会留下痕迹,这就需要侦查人员及时掌握侦查方向,及时固定相关证据,尤其是电子证据;检察人员在进行审查时,应该力图做到公正、客观、全面,对于有疑问的地方积极引导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取证、补正,尽可能形成无缝的证据链,从而为之后案件的审判、适用法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学习新知识

网络犯罪层出不穷,给执法工作、审判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必要跟上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办案思路,与时俱进,加强有关网络犯罪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适应工作开展新要求,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网络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和冠,李月梅.浅析网络犯罪及其发展态势[J].法学论坛,2017(9).

[2]李兴林,王楠.论网络犯罪的特点、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3).

猜你喜欢

网络犯罪
浅析我国网络犯罪管辖权问题
新型社交网络赌博犯罪的进化
网络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全方布控:关注网络犯罪的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