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2018-08-06穆孝和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风险管理

穆孝和

【摘 要】企业集团加强对信贷业务的控制和管理,防止信貸业务产生重大经营和财务风险,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在介绍企业集团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特点,提出了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集团公司及所有成员公司可能需要通过金融机构申请信用审批服务,如保函,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融资,担保和贷款。这些授信业务还提供一定的财务风险,同时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和财务支持。

一、企业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的特征

1.企业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的层次性

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具有层次性特征。第一级是企业集团整体的信用风险,第二级是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信用风险。当然,这两个层面的风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集团由许多法人公司组成。集团公司和会员公司可能会向金融机构提供授信服务。这决定了企业集团信用实体业务集团的多元化,即集团公司不仅可以在金融机构中获得信贷,商业,下属会员公司也可以与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企业集团不仅管理集团整体的信用风险,而且加强各成员公司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如果集团公司不关心子公司的信贷业务,它会主动向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子公司总是受自身利益驱动,并始终最大化其银行信贷额度。

2.企业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的连锁性

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具有链式特征,即集团公司与会员企业的信用风险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当会员公司存在信用业务风险时,其他公司也将参与其中。由于企业集团主要通过投资链形成,投资形式主要为全资,控股和参股。一些企业集团往往有一个新项目,以达到不仅扩大集团规模,而且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的目标。新公司的成立导致了一些庞大复杂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公司通过资金连接,有大量的频繁关联交易和相互担保。它们表面上似乎非常强大,相对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但是,这些企业集团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当成员公司面临信贷业务的风险时,其他公司也会受到牵连,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3.企业集团授信业务风险的破坏性

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具有破坏性,即一旦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产生,往往会对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首先,集团公司通过少量自有股权资本对成员公司进行控制,使得企业集团的整体合并负债率远高于个别公司,因此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这种杠杆作用使得金字塔在形状结构中,尖顶集团公司的利润率比塔底企业的利润率更加灵活。一旦成员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发生变化,集团公司将会有几倍的放大效应。此外,当集团公司及其会员公司出现信用风险时,企业集团可能会利用庞大的联系网络解决问题,拆除东墙和修复西墙,进一步增加信贷业务的破坏性风险。

二、企业集团加强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统筹企业集团授信额度

协调企业集团的授信额度并将其控制在企业集团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是防范授信业务风险的基本要求。企业集团应指定授信业务主管部门,并授予其适当权限对整个集团的授信业务进行全面管理。授信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集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编制企业集团的年度授信额度使用计划,并根据偿债能力对会员公司的授信业务进行控制,成员公司的业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鉴于集团关联公司的关联交易或资金占用情况,主管机关应根据客观评估关联方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企业集团授予的信贷总额进行全面控制或相关的基金职业。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公司应定期与授信机构协调,检查信用限额的使用情况并防范信贷风险。

2.实施授信业务全过程管理

企业集团对信贷业务的管理不能仅限于授信额度,而应全面管理信贷授信,审计和信贷业务实施。如果没有进行信贷业务程序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超过确定的信用总额。即使信用额度仍在规定的总金额内使用,仍然存在风险。因此,只对组织的实施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并对主要信用审批服务的进度进行监督和检查。防止项目潜在风险的情况。首先,企业集团信贷管理部门应率先成立专门检查组,对企业信贷业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定各公司是否在规定的总金额内使用信贷,以及是否信贷业务的处理符合公司规定的程序,违反了规定。规定信用业务经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当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其次,授信业务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与授信机构沟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

3.加强授信业务信息管理

企业集团应建立授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交易对手信息系统和金融机构评估系统,为企业授信业务提供开放透明的信息平台,实现金融风险评估。首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收集集团公司及各成员公司的授信业务信息,关联客户的保证记录,会计处理的交易情况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逐步收集加强对相关客户关系的信息管理。二是规范信息收集,收集相关信息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真正把握集团公司和会员企业信贷业务动态,为信贷业务提供风险防范和管理。三是加强风险预警工作。通过分析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状况和各种交易现象来分析信用风险的预警。

4.科学界定风险管理过程

集团企业的风险管理不是一夜之间应该完成的任务。在整个授信业务中应不断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确定信贷业务资产偏离目标时出现的预警信号,使我们能够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首先,风险识别。集团企业需要根据信用评级指标对客户进行评分,准确确定企业信用评级,充分披露企业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保持较强的风险敏感性,并为客户提供信贷额度调整;第二,风险评估。风险是信贷业务资产负面影响的潜在来源。通过这两个因素评估风险事件的风险和由此造成的损失。三是风险监测。通过规避和转型,控制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持续监控信贷企业。调整贷款方式,期限和期望值,确保集团企业获得最大的风险收益。

5.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完善企业集团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符合实际市场环境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操作流程,实施信用分析,调查,审批等业务运作的标准流程和相关规定。业务,实施相关规章制度,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评估委员会用于实现信贷业务的独立评估;二是完善责任追究和执行机制,明确不同业务环节管理人员的责任,坚持各部门权责分明,保证责任到人;根据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模式的具体要求,收集综合信贷业务资料,构建集团企业信息数据库,科学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集团企业信贷业务的调查和评估。第四步是提高信贷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避免道德风险。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系统由系统保证,但任何规章制度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我们要求信贷业务人员负责,尽责,能够有意识地“填补漏洞”,而不是“钻空子”。

三、结语

如何管理和防范信贷业务风险已成为企业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商业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与普通公司的信用风险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性行为导致其信用风险具有一些与普通信用风险不同的特征。因此,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应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然云.集团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03):75+80.

[2]樊兰珊.D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运行优化分析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