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8-08-06邓洁清
邓洁清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梧州 5430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上升,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导致糖尿病发生率逐年递增,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治疗费用,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提高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目的[1]。现本文就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4~2017.10收入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经过我院专业医师进行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排除一般资料不全者;排除言语、认知障碍患者。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2~94岁,平均(62.4±4.7)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91岁,平均(64.8±5.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对于一般资料、以往病情进行了解,并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采用宣教手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接受病人相关知识的咨询,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病房开展优质护理。(2)入院教育:护理人员予加强心理护理,及时进行入院宣教,减轻恐惧感。(3)患者入院48小时内,医务人员基本掌握患者病情,评估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责任护士制定教育计划、内容,及时安排各项检查,并做好检查指导。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制定合理健康食谱,运动指导,协助病人密切配合治疗。(4)患者在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出院宣教,对于治疗态度应当端正,加强对患者血糖以及尿糖监测,定期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住院2周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所需时间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n=40)
2.2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比较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所需时间为(4.14±0.11)d、(5.15±0.23)d,低于对照组的(6.51±0.45)d、(8.41±1.11)d,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属于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若只依靠单纯疾病控制,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疾病发展到后期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为患者治疗造成极大困扰[2]。健康教育模式是属于一类连续性系统性较强护理管理模式,并且对于疾病治疗以及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管理,临床上除健康教育以及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以外,应当还需要合理进行饮食控制以及运动指导,被临床称之为全程健康教育[3]。
本文研究表明,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并延伸予以全程健康教育,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临床上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减少疾病带来并发症。改善护患之间关系。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发展以及疾病进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