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蓝色经济”?
2018-08-06海洋与渔业罗茵文图
■ 《海洋与渔业》记者 罗茵/文图
2017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论坛搭建高端对话平台,探讨新发展理念
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8.1%。到2016年,海洋经济总量接近7.05万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在“十三五”期间海洋经济该怎么发展?
作为2017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的重头戏,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如期举行,探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海洋产业创新、蓝色经济转型、沿海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引领我国海洋经济在创新驱动区域布局、产业融合、生态环保和金融对接等方面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吸引了逾600名的海洋专家、学者参与,为我国乃至全球海洋治理、产业发展搭建高端对话平台、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蓝色经济要解决海洋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蓝色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理念是陆海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春宇指出,“蓝色经济”从资源配置理念看,是将经济活动的资源来源更多的从陆地转向海洋;从产业范围来看,除传统海面、临海,还包括沿海和涉海;从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看,倡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海陆一体化经济;从产业布局看,尤其要求通过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集群结构的优化。
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副司长沈君指出,发展蓝色经济,要以有效解决海洋经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主攻方向,增强海洋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增强海洋经济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能力;要以蓝色经济为切入点,打造合作平台,如举办“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国际论坛、启动国际蓝色产业园区(深圳)建设;要以重点工程和项目为抓手,推进务实合作,如以蓝碳为突破口促进与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领域合作。
升级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从海洋渔业发展来看,近海捕捞量和远洋捕捞量增长空间不大,提高海水养殖质量和发展休闲渔业应是区域优化发展的着力点。”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殿昌指出,目前,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运力提升与运量增长不平衡,海洋渔业也受到近海渔场功能退化、捕捞量下降和远洋渔业发展的国际限制,海洋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那么,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快,体量小,何时才能形成规模?在王殿昌看来,强化海洋新兴产业需要科技引领,但政策扶持、体制改革以及理念转变也同样重要。
沈君表示,技术创新要加强成果转化,以开发海洋高新技术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注重单项海洋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加强以重大战略性产品和推动海洋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优化海洋产业园区布局打造海洋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园区的发展集聚效应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产业结构趋同,地区间园区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配套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与国内外技术交流渠道较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沈体雁表示,政府要主导推动园区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及完善体系,完善园区土地规划,确定优先发展重点领域,建立园区规范与指标,并加强人才培养,推进自主创新能力。
王殿昌指出,我国沿海地方以填海造地为资本,以招商引资为手段,设立产业园区,安排项目落户,但区域间难免出现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和产业低质、产能过剩。同时,留下了安全事故隐患。“海洋产业布局优化仍任重道远。”王殿昌说。
王殿昌认为,东部地区要优化发展,首先,要重新确立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与优化重组,重视园区效益溢出与辐射带动是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着力点,城市应根据区位优势、本土资源、历史文化、人才队伍等去“兴市”、“建城”,打造海洋航运中心、海洋金融中心、海洋科学城。
“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海洋中心城市的先锋引领作用。”张春宇表示,海洋中心城市并不是每个指标都是完美的,如伦敦的货物进出量并不突出,但并不影响其是金融法律中心,而在举措方面,最核心就是加快建立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我国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思路,不是要大而全,而是要找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做到顶尖。我国除了深圳跟上海,其他城市也有潜力发展海洋城市,就算不是全球的,也是区域的。”张春宇说。
沈体雁还对“湛江”这个海洋大市提建议,留住广东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人才,建立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发展新兴产业。
强化政银合作金融支撑发展“蓝色经济”
“完善的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有力支撑。”沈君表示,国家要引导金融,加大对规模化、标准化深远海养殖及远洋渔业龙头企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列入“白名单”并有核心竞争力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推动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开发适合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业、港口物流园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副局长杨培兴表示,“蓝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海洋领域共计1030个,累计发放贷款2760个,贷款余额1155亿元。他表示,国家开发银行接下来将支持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涉海重大设施建设、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四个领域,支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园区建设以及海洋资源修复等方面。
在杨培兴看来,目前开发性金融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是海洋经济中小项目占比较大,对融资方案的设计提出了难题,以及在主体构造、模式搭建、财政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强力支撑暂未形成。
所以他建议,“一要强化政银合作,落实国家政策;二要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模式产品;三要完善制度建设,推动试点项目。”在政策方面要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优惠政策,推动涉海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并加强财政支持。
海洋石油产业的商业化路子还很长
“核电和海洋经济的融合度很深,核电是海洋沿岸上的稳定持久的清洁能源。”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全职专家郝东秦表示,当今世界核电产业的中心是建设运行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华龙一号、EPR、AES、APR1400、ABWR等均有在建工程项目,可望在近几年陆续商运。
“中国海油是‘三桶油’之一,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压力,天然气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广齐说,全球的气候变化带来对清洁能源的呼吁,而我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上,已经明确提出,在203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将达到峰值,并计划在2030年,让我国的非石化能源能够在一次性的能源消费的比重里占到20%左右。
他表示,目前中国海油已经有较强的实力,海上的天然气从南到北四个海域都有分布,整个可供应、可接纳、可建造能力达到3380万吨。但武广齐也指出,海洋石油工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集成的产业,且很多周边海域的归属问题存有争议,由于技术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商业化的路子还很长,“再一个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来推动海上天然气大开发,这方面需要国家来进行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