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山:“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助力整治惠民领域“微腐败”

2018-08-04康琴谭薇

廉政瞭望 2018年7期
关键词:眉山市惠民资金

康琴 谭薇

“要是觉得哪些资金有问题,我用手机就可以随时向纪委举报。”近日,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双合村,村民杜凤钢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指禅”,他在手机上点开“清风扬眉”微信公众号查询栏,轻松查到了自己享受的粮食直补等惠民资金的金额、发放时间,以及同村其他享受补贴村民的名单等相关信息,“了解情况方便、省事,党的惠民政策确实好。”

“前台”连“后台”,“苍蝇”藏不住

杜凤钢查询的手机端,是眉山市惠民大数据监察平台的“前台”,即系统对外公示部分。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镇村终端四种方式进行查询,对有疑问的资金可实名举报。

在平台的另一端,是各部门的业务平台。眉山市纪委副县级室主任王云华向记者介绍,“后台”包括资格预审、资金监管等九个模块。功能是各单位更新数据、处理投诉举报、比对分析异常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

在后台界面上,记者看到有一串标红的提示。“这表示有可疑的数据,系统自动报警。”这是如何做到的呢?王云华介绍,大数据平台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系统先把公职人员的身份信息、房产信息等相关信息录入,然后通过“比对分析”,一旦有不符合标准或者数值异常的情况,就会自动报警。

“在这之前,我们要摸排一条线索,需要投入非常多的人力和时间。有了平台数据分析、对比、报警,主动发现问题线索,纪委的监督从原来的被動监督,变成了主动监督。”王云华称。

在最早进行大数据监督平台试点的彭山区,几个月时间之内,平台就显示了“威力”。粮食直补面积异常,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的黄丰镇四塘村5名村干部被党内警告。大量类似这样的“微腐败”得以有效整治。

“最后一公里”,惠民落实处

2017年,眉山市纪检监察系统重点针对“三农”和扶贫领域开展监督执纪系统治理。多如牛毛的线索,纪检监察部门的人手“捉襟见肘”。

2017年10月,眉山市纪委成立“清风扬眉”惠民大数据监察平台推进小组,召开全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会议3次,制发惠民数据收集通知,开展操作人员培训18场次、1775人。4月2日起,市、区县纪委大数据平台陆续进入试运行。

惠民大数据平台最先在彭山区、仁寿县进行试点。彭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勇刚介绍,大数据平台效果显著。通过搜索医保部门医院业务量增幅、住院数小于床位数等关键数据,区纪委及时锁定谢家镇中心卫生院采取让贫困户“被住院”等手段,骗取群众“救命钱”的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我县综合运用大数据平台,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对惠民政策实施精准监督,并重点对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及亲属与民争利、虚报冒领、雁过拔毛等多类问题进行聚焦监督,让惠民政策惠及真正需要的群众。”仁寿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刘鑫说。

“除了在主管部门进行自查自纠以外,纪委还会随机抽取部分问题数据样本实地查核比对,如果样本确实有问题,就会明确要求区扶贫移民局对政策实施进行适当修正和补救,避免类似问题继续发生。”东坡区纪委案管室负责人段宁一称,“线上”加“线下”两条腿走路,就会提前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记者了解到,目前,眉山市惠民监察平台共公开2015年以来全市民政、人社、卫生、教育等21个部门的惠民政策及相关数据,共计录入惠民项目1000多项、涉及资金12.1亿元,惠民资金信息1400万条、涉及资金62.3亿元,村级“三资”等综合信息5200多条。

猜你喜欢

眉山市惠民资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