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2018-08-04陈浩王沁
陈浩 王沁
(浙江省国土勘测规划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土地管理工作离不开土地测量。土地测量包括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状况测量、地籍测量等。实际测量中会面临各种复杂的土地环境,如地形复杂、有建筑物遮挡等,为测量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土地测量工作对测量技术要求较高。与常规测量技术相比,GPS实时动态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收集土地数据,在土地测量工作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1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组成与优势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卫星信号接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与软件解算系统,三个系统共同协作以开展土地测量工作。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是利用2台以上安装在流动站和基准站中的GPS接收机来接收并处理卫星信号。GPS接收机分为单频和双频两类,单频接收机在运行时要对整周模糊度初始化,定位时间过长。具体测量中,卫星信号会不断变化,在传播中会发生延迟现象,影响卫星定位的精确度。相比之下,双频接收机稳定性更强,定位更加精准。因此,当基准站服务多个用户时,需要利用双频GPS接收机,来保证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采样率相同。
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数据传输的形式将基准站、流动站连接起来。要想确保数据传输的精准和实时,数据传输系统需要有较大的传输频率和功率范围。通常情况下,数据传输系统的传输频率要在10000Hz以上,才能保障土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信号出现失锁状况[1]。
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开展土地测量,是基于载波相位技术进行动态定位,若想保障定位测量的可靠性,就需要确定载波相位初始整周未知数,实现接收机连续跟踪卫星。一旦出现失锁就要重新初始化。因此,软件解算系统是动态定位测量的关键,可保证动态测量结果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操作便捷,易于使用,对测量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要求不高,仪器的安装及运输也较为便捷;定位精度高,能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高效传输;安全度高,避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即使测量现场没有设置控制点或控制点受到破坏时,也能利用该技术快速完成测量;测量效率高,成本低,且测站间的区域无需通视,只需少量的人力配置即能完成大范围的测量作业。
2 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开展土地测量时,测量人员要合理分配测量任务,切实掌握测绘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情况,根据测量要求科学制定测量流程;要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用法,明确GPS接收机的操作步骤及技术原理,熟练应用系统数据处理软件,了解差分软件的使用流程;要根据测量现场的实际状况组建测量队伍,队伍最少需要3个人,包括1个导航员、1个记录员和1个仪器操作员。
2.1 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是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测量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等,并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宗地图。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开展地籍细部测量时,要详细记录测量区域的土地形状、土地权属等信息,为后续的地籍权责分配提供保障;要遵循土地测量的相关规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与街坊内明显界址点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厘米,城镇街坊内隐藏界址点与村庄内部界址点间的距离误差不能超过15厘米;要将GPS实时动态技术与解析交会法、图解交会法相结合,提高地籍细部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和测量作业效率。
2.2 合理选择测量点位
土地测量的测量点位要选择在开阔地带,周边不能有干扰物,要避开电磁辐射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线或信号塔等,以免电磁干扰GPS信号,影响测量数据的精准性;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因为无线电信号在高层建筑群中会经过反射形成多路径效应,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干扰。
2.3 土地测量控制网加密
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开展地籍测量时,要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测量控制点。通常来说,测量人员要充分考虑GPS数据、土地详查数据的精确性以及差分计算要求等因素,在GPS数据叠加配准过程中转换坐标,在测绘区域布设一定数量的测绘控制点[2]。但是,某些工程也可以不设置控制点,比如在单机绝对定位时,系统中已包含点位实际数据,不需要再布设新的控制点。
3 实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某测区的原点为城市中心,以原点为基准向四周延伸,测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设置有6个GPS-D级控制点、1个二等三角点,各点位数据完整、真实、有效,满足土地测量需要。
该测区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自然行政村、产矿区及街坊。作业前,要仔细查阅测区的地籍资料,将1∶500的地籍图当作测量用图,以便对界址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对照;结合RTK和全站仪,进行分组测量。开展RTK测量时,使用3台GPS接收机,采用1+2作业模式,即基准站设置1名作业员,实时观察基准站的工作状态,移动站设置2名作业员,分别负责寻找界址点、界址点的RTK测量;全站仪测量时,可组建3人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画草图、操作仪器与布置棱镜[3]。
3.2 RTK定位技术的精度试验
考虑到测区面积较小,仅设置1个基准站即可,并在地势较高位置布设GPS-D级控制点。采用1+1的方式来配置RTK接收机,即1台参考站与1台流动站,选取1个GPS RTK测量点,架设RTK基准站,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距离控制在5公里内。在测区共测量了25个原城市宗地权属界址点,然后将全站仪测量结果和RTK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平面最弱点误差。其中6个界址点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RTK与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
计算结果显示,平面最弱点误差为±15mm。试验表明,全站仪测量与RTK测量的平面精度相差不多,GPS RTK测量的界址点位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且各点位之间没有误差累积。
3.3 界址点坐标测量
以RTK测量的25个界址点为框架网点,分别架设GPS基准站,由2台GPS RTK接收机来实施对流动站的测量。GPS RTK电台功率为4W,省电效果非常好,且中途不需更换电池和人工值守。流动站在进行首次测量时,对1个已知点进行RTK测量,并将该已知点的实际数据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RTK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基准站输入坐标是否正确。最后将处理后的GPS测量数据存储到计算机,获得界址点图形信息,制作相应的宗地图、地籍图等。
4 结语
土地测量是对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等信息进行测量并设置界桩的测量作业,过程复杂,精度要求高。通过分析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明确其应用要点,将减少图根控制点数量,有力地提高测量效率,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