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成宫图》:中国最早的纨扇“界画” 图

2018-08-04刘家信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8年7期
关键词:宫殿山水

◎ 刘家信

《九成宫图》,原名《九成宫纨扇图》,集中展示了九成宫的壮丽景色。据笔者分析,该图系李思训绘于唐高宗时期(公元670—684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原作于纨扇上,后镂于石而传世,是中国最早的纨扇“界画”图。

李思训,是唐初著名画家,唐宗室李斌之子,生于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少年得志。高宗咸亨年间,他年仅二十岁,就“累转江都令属”。武则天秉政,大杀唐朝宗室,他弃官潜匿山中。中宗(李显)神龙初,才公开露面,玄宗开元初年,官拜右(一说左)武卫大将军,卒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

九成宫图 (原作:唐·李思训)

李思训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艺著称于世,曾应诏画兴庆宫大同殿壁和掩障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数月始毕。唐代评论家张彦远品评说:“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旧唐书》载:“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可见,李思训绘画注重写真,具有传神之功,曾被称为“国朝山水第一”“通神之佳手也”。

九成宫坐落在“万叠青山但一川”的陕西麟游县城西杜水河之滨,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该宫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三至十五年(公元593—595年),名曰“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扩建,置禁苑、武库及官寺,更名“九成宫”。这里曾是隋唐两朝三个皇帝24次驾幸之地,有宫殿建筑之雄、园林山川之美,成为隋唐颇负盛名的离宫之冠。现宫殿建筑虽毁,但基址依稀可辨。

据载,《九成宫图》原稿在表示宫殿楼阁时,曾以金粉勾勒了整个轮廓,又用青绿朱砂重彩装饰了画面。作者富有创造力,发展了“界画”的功底,在绘制技巧上达到了绝妙之意境。

《九成宫图》特点之一,是以界画法绘宫殿建筑。所谓“界画”,是以界尺引线而得名,此法始于晋隋,完善于唐,优点是“触物留情,备皆其妙,尤善台阁”。《九成宫图》是现存古代最早的“界画图”,堪称“中国一最”。

此图的另一特点,是其异于常规的矩形图廓,而画面趋于椭圆形;图内符号采用古代传统的透视写景法,形象逼真,工致华丽,格律缜密谨严,手法细润典雅。《画鉴》品评:“画著山水,金碧辉映,为一家法”,被誉为“北宗之祖”。

《九成宫图》内容丰富,图幅下部宫宇严整,格局宏伟,景物细腻,亭台回廊,翠竹掩映,深得其态。右下方湖水荡漾,风帆溯流,虹式木桥横跨人造湖北海之上。图幅上部画面可见山峦重叠,高低层列,径路隐显于险峻万山之中,烘托出天台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侧挂倚绝壁”之势。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所立《醴泉铭》碑上,著名政治家魏征曾对九成宫壮观盛景作了一番精辟的撰述:“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遰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浏览《醴泉铭》 碑,纵观《九成宫图》,二者图文并茂,相映成趣,世间难得,构成了九成宫当年富丽豪华、蔚为大观之生动写照。

《九成宫图》画面虽小,但内容详尽,艺术特征鲜明,绘图技巧高超,展现了九成宫“台阁千重,山崖万叠”的实际场面,是研究九成宫的宝贵地图资料。

猜你喜欢

宫殿山水
《山水间》
爱在一湖山水间
赵雷:忘我于山水之间
神秘宫殿
去地下宫殿做客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记忆宫殿
阿掘的宫殿
南汉国宫殿十六狮柱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