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美学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以肥西县马堰乡村广场建设为例
2018-08-04金乃玲王少林
金乃玲,王少林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关键字:传统村落;空间美学;传承与创新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村民生活及乡村风貌有了很大改善。然而传统村落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既保持村落自然生成肌理及地域风貌,又能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破解之道在理念科学、重点落实。我国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在传统村落空间美学方面的理论成果却少之又少,只有几篇硕士论文对传统村落空间美学进行了简单概括。因此,传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美学特色的乡村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1 传统村落外部空间中的美学理念
村落外部空间是户外的、宽敞的,是建筑内部空间以外,与人的活动关系密切的空间。在这里,人是外部空间的行为主体,外部空间为现实中的人以及人在其空间上的活动提供载体,即村落宏观层面以及村落微观层面[1]。村落宏观层面的外部空间主要研究村落与周边自然的环境关系、村落形态、村落用地布局以及村落空间秩序四个方面内容。微观层面的外部空间是村落的具体形态,我们能看到的建筑、道路、交叉口、广场以及建筑组团及其所形成的,是村落空间的外显形态。
1.1 宏观层面下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美学理念
1.1.1 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处
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居住环境,体现在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建设、村落的景观营造等方面。村落的选址往往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村落建设体现在对地形的适用与利用上,传统村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不改变地形地貌,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来营造错落有致,融于自然的居住空间。村落在景观营造上多利用本土植物、水域、地形等自然要素有机融合,通过运用绿地空间、地貌起伏、临水空间等手法将自然环境引入到村落内部,营造层次丰富的村落与自然的虚实关系[2]。
1.1.2 村落形态——因地制宜
城市经过系统的规划后,在空间上呈现出几何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与之对应的村落形态则体现出简单明了的特点,是村落内部中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外在表现[3]。既有村落形态定义中,多指“农村聚落的平面形态,也指村落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4]。村落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村落的具体特征,可将村落形态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点状村落、线状村落、块状村落。(见表1)
?
1.1.3 用地布局——历史文脉继承
村落的用地布局主要是指村落内的各种性质用地的范围以及相对的位置关系。一般村落中,居住建筑建设用地在村落整体用地布局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处于重要地段的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等用地相对较少。古人以古代的经济文化基础、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为依据,按照宅地与耕地、住宅与住宅、道路与水系、空间尺度与组合等的有机关系,进行多层面的创造,构建不同形态的物质环境[5]。这些要素常常受我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和家族发展的影响,是一个是从历史沿承的过程,体现出历史文脉继承的空间美学理念。
1.1.4 空间组织——轴线和迂回并举
村落由于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可粗略分为规整式和自由式的整体村落形态,其空间组织方式也不尽相同,可分为轴线式空间序列和迂回循环式空间序列[6]。轴线式空间序列,各空间沿着主轴逐一展开,同时与主轴垂直或者呈一定角度辐射出若干副轴,组成村落的整体框架,这种框架多以路网来组织村落中的各类空间。迂回循环式空间序列,因地形的高差、河流的曲折等自然因素常形成自由的村落整体框架从而串联起村落各类型空间。
1.2微观层面下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美学理念
1.2.1 村落入口空间——标志性和空间层次丰富性
村落入口空间凝聚着浓厚的村落历史文化,是村落的第一印象,具有标识性作用,因此具有形式与空间的双重意义,而在有些传统村落中也具备了穿行和停车的多种功能要求。传统村落的曲径通幽氛围营造一般通过主体建筑、环境小品、植物等景观要素来表达,从而达到空间环境的物境美。
1.2.2 村落广场空间——人性化的尺度空间
相对于城市的广场空间,村落广场作为村落的重要公共空间承载着村民邻里交流、生产生活等公共活动,同时也被赋予彰显乡村文化的特殊使命,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村落广场物静美的营造应该注意广场的选址、功能以及景观的布置等要点,在营造物境美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到情境美这一层面上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1.2.3 村落街巷空间——灵活多变、尺度宜人
街巷空间形态是随着村落的自然发展而产生的,是地域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经济条件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是人们在其间休憩、交谈、观望等生活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公共生活平台,承载着村民的各种活动。街巷空间留存着村落历史的印记,体现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价值。街巷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尺度、节奏、韵律等是可以在其行进中具体感知的。空间层次丰富、尺度宜人的街巷总是使人们停留驻足,参与到街巷中的各种公共活动中去。
2 传统村落空间美学理念传承下的乡村广场设计
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广场,是乡村居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是空间场所。一般可分为政治广场、纪念广场、交通集散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五大类,具有人口密度小、空间平缓疏朗、公共活动的场所趋于集中、多功能多用途的复合性质等特征。
村落地域性的形成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村落地域性特征和发展离不开景观的载体和媒介,它体现在乡村广场这个载体上,分为物态表现和非物态表现两大类:乡村广场的物态表现由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设施,绿地、道路、水体、小品、照明等景观要素构成;非物态表现一般指广场呈现出来的广场文化、乡上风俗观念及宗教信仰等[7]。
马堰乡村广场建设是基于肥西县柿树岗乡马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背景下的。根据马堰村的发展定位,在项目建设中提出了以下的设计要求:一是主要功能包括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二是新建整体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要体现地域文脉,并展现一定的时代性;三是新建建筑和广场尺度与当地乡村街巷的尺度相协调,并体现出设计的“人情化”。
2.1体现地域特色——重构归属感
地域特色并不意味着传统,地域特色最终来自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当地生活方式,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适应。首先,要从地理和自然环境中了解这个地区,研究地理环境,气候,自然景观的具体地形和要素,这些是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要素;二是地域文化的传承,结合时代的要求,开拓创新,重塑现代性和时代的乡村景观[8]。
2.1.1 尊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孕育出村落的历史文化,这里的田园、河流、植被等形成一个整体而又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马堰村位于肥西县柿树岗乡西部,植被茂盛、田园风光优美、环境宜人。村庄地势中部略高,南北两侧略低,呈缓坡状地形。广场基地北临村庄主干道山界路,南临水渠,东西为村庄现状民居。(如图1所示)在地形地貌的利用中,马堰村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广场建设尽量减少对自然的扰动,只对场地进行了局部平整,多出土方刚好作为乡村广场的回填。并对场地内的几株现有树木进行了保留。
马堰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逢年过节,村民自行组织玩狮子舞、唱古装戏、门歌、闹花船等文艺活动,承载着周边广大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契合乡村的历史文化,这里的一草一木、水流、农田形成一个有机而又统一的整体。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要取得历史的统一性、和同一时代的多样性的均衡,使乡村能够协调共生,有机生长。具体说来,一方面运用保留性的设计手法,尊重马堰村原有的风俗习惯,设计出符合当代村民生活习惯的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广场。另一方面,运用改造再利用和再生设计的综合方法,提炼地域文化中的特征要素,运用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并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塑造满足人们使用的乡村公共空间。
2.1.2 融于周边环境,延续村庄原始肌理
在拥有如此独特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场地进行创作,广场的设计不宜采用大尺度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法,而应从马堰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手,传承并延续当地的建筑、风俗、文化等传统。以村庄布局形态、功能构成、建筑风格、景观系统为依据,从宏观上把握村庄的传统肌理特征,演绎出村庄的整体形态、街巷系统、公共空间形态。(如图2所示)
图2 公共服务中心平面与广场形态演化过程
2.1.3 注重村庄肌理的重要节点更新
反映村庄肌理的一些重要节点——村庄出入口、乡村广场、池塘等是形成丰富多样的村庄肌理的重要组成因素[9]。 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强化对彰显村庄肌理的重要节点进行保护和更新,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提升村庄节点的文化意蕴,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展现富于乡土文化的现代美丽乡村景观。在村庄整体格局和总体特色得到保护和延续的前提下,进行村庄节点空间更新改造,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建村公共服务中心在原村委旧址上拆除新建,属于村庄重要节点更新。采取新中式的风格、三层层高体量、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来与原村庄整体风貌取得协调一致,保持地方特色。(如图3、4所示)
图3 马堰村文化广场
图4 马堰村文化广场建成照片
2.2“人情味”的空间尺度
2.2.1 尺度和比例
乡村广场的规模尺度同时也跟广场周边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功能以及人的尺度有关。太大的广场使人有排斥性、空旷感,太小的广场则使人感到压抑、局促,广场的空间尺度首先要保证与乡村街巷形态的和谐关系,广场的空间尺度首先要保证与乡村街巷形态的和谐关系,广场周边街道宽度在5-15 m之间,建筑层数在1-3层之间,街道宽度与街道建筑窩度之比在1:1左右。(见表2)马堰村广场尺度根据现有村庄人口规模500余人,按照1:2配置规模大小约为1000 m2。因此,村民公共活动广场面积确定约为609 m2,而公共服务中心入口广场面积约为397 m2。(如图5所示)
图5 马堰村广场平面图
2.2.2 空间组织
①景观轴线的组织
轴线手法在广场的空间组织中广泛应用,可以有序联系广场与其子空间,使其空间完整统一、丰富多样。围绕景观轴线进行规则的布局形式,更易于形成空间序列感的空间。广场东西向为景观轴,同时也作为景观视线将广场分为两大部分,轴线北侧为村民公共活动广场,主要由文化大舞台和活动场地组成,南侧为乡村共服务中心入口广场,主要由停车场和健身场地组成。南北广场均用乔木、灌木隔开道路、半围合空间,并在转折处作敞开处理,保留空间的透气性。(如图6所示)
图6马堰村广场景观分析图
②内外交通的组织
乡村广场内部交通组织,以步行环境为主。在进行乡村广场的内部人流组织与疏散设计时,不宜种植大量观赏绿地,尽量多留一些人行走的空间,另外,在广场内部人行道路要与广场外部的街巷、游园路径等有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
③入口空间的组织
广场入口是乡村广场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对于新建广场来说,入口的选取受到基地周边道路、建筑状况、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广场上人流的来向,方便人们到到达。考虑到广场上的人流、车流的来向,马堰村广场采用了在广场边界处布置景观植物的手法,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同时在植物前放置标识牌,来提高广场入口的可识别性。
2.3 界面处理——情感空间的建构
2.3.1 广场水平界面处理
广场空间的水平界面是指能允许人通行的地面或架立起的顶面,它是广场空间中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接触最密切的一种界面[10]。
①运用地面材质划分广场空间
广场基面的肌理包括地面材料的选择、材料表面的处理方式、铺装形式,也包括基面的色彩、图案等元素。在马堰村广场空间中,为了强化空间效果,提供欢快、活跃的氛围,广场基面材料选用芝麻灰、枫叶红、中国黑等不同颜色的花岗岩面材。同时运用材质形成不同图案,加强了指向大舞台的方向性,突出大舞台的的主体性,又巧妙地分隔了广场空间,形成了动静分区。
②抬高地面划分广场空间
基面的高差是指广场基面的竖向高度变化。因人对竖直方向的感知远远强于水平方向的感知,所以基面高度的变化对与广场空间的感知有很大影响。文化大舞台的设计正是基于抬起这一方式来划分空间,并考虑到村民们日常跳广场舞及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广场一侧设置文化大舞台,大舞台高于广场600 mm。这一抬起高度有效地限定了空间范围,同时在人的视平线以下,没有打断视觉的连续性。给予广场空间一种宜人、亲切的尺度感。
③运用顶界面界定划分广场空间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实际是在大树伞形结构底下形成了一个遮阳的空间。它常用于广场某个空间的界定加强,使空间的范围划定更明确[11]。文化大舞台背景的设计,考虑到景观视线的丰富性以及观演活动的构图需要,在舞台景墙与周围建筑间留有一米左右距离种植一颗大树,成为舞台的自然背景。舞台背景墙设计成镂空瓦饰,这样可产生开敞、无任何障碍的流动空间,而且尽可能减少对舞台背后的民宅的自然采光、通风的影响。
2.3.2 广场垂直界面处理
广场的垂直界面是指两侧的建筑立面或柱子,可以利用它的高低、前后的错落来增加空间的深度感。马堰村广场在空间形态布局时,进行了多种布局的尝试,产生过两面划分、三面划分等方式,最终确定为两面“L”形组合方式。通过两侧建筑界面划分出广场的两个边缘,另外两个弱化的广场边缘则用广场铺装、公厕的边缘、树木边界来进行空间的划分。舞台对面及北侧为优质的村内景观,包括水渠、绿地、观赏性灌木、乔木等,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
3 总结
乡村广场作为村落中重要的景观节点,在满足人们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集体记忆。在进行乡村广场设计时应将优秀的传统村落空间美学理念进行有取舍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从体现地域特色——重构社区归属感;“人情味”的空间尺度;界面处理——情感空间的建构三个方面具体的进行乡村广场设计,营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审美标准的公共空间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