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的个性占有与拓展(上)
2018-08-04王开岭
王开岭
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里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但光占有似乎还不行,你最好再递进一步,让素材与素材之间发生某种聚合反应,这就叫“拓展”。仿佛你有了一大堆玩具,在亲密接触后,你一一熟悉了它们,了解了它们,之后呢?你还要把目光投向它们,你要学会摆放,尝试组合,你要知道谁喜欢和谁在一起,把谁和谁放一起能生出新的游戏,你要试着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至此,玩具在你手里才升级了,其能量才达到峰值。
大家要重视“联系”,重视“重构”带来的力量,“联系”就是生产力。
举个例子,我曾读到一个细节:多年前,学者张中行路过天津杨村,听说当地一家糕点很有名,兴冲冲赶去,答无卖,为什么?因为老板没收上来好大米。先生纳闷,普通米不也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还有一段我的童年记忆:20世纪70年代,山东乡村,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哎”的吆喝声,悠长、拖曳,像歌谣。所谓赊小鸡,即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孵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谁也不知他从哪里来,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还。当时,我脑袋瓜还琢磨,你说,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呢?这生意岂不风险太大?
那么,两段素材有何联系呢?当然有,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意逻辑,他们的市场约定,他们对信誉的器重和买卖双方的互信……而这种契约文化和规矩意识,在中国民间已经默默运行了几千年,从前的生意就是这么一单单做下来的。总之,他们身上有一种纯真的气质,这种气质让事情变简单了,变清爽了,也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消耗。而在现代商业社会,这种气质业已稀缺,甚至绝迹。对比今天复杂的市场和诡秘的人心,不由令人感叹!
基于这些感受,我写了那篇《“乡下人”哪儿去了》。
这就是“联系”的方法,这就是靠素材碰撞衍生出的话题,这就是写作的由来。没有联系,即无发现,即难有写作冲动和缘起。而借助联系,你对单个材料的理解也会变得丰富、独特、深刻。当然,所谓“联系”,既有天然的联系,也有靠个性识别得来的联系。
我有一個自己的说法:什么叫“思想”?就是把一个点与另一个点联系起来。
我的阅读习惯正是这样,由一篇文章引申出另一篇文章,由一本书召唤来另一本书,它们合起来,才构成我的一次完整阅读。不拥有这种整体感,就怅然若失,一片凌乱。我对素材的占有,从来都是一串一串的,它们要么是精神同类项,要么是精神对立面。
再举个例子,我书里有一篇《战俘的荣誉》,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是靠两段材料的会师。先是一幅老照片: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军统帅麦克阿瑟代表胜利方接受日本投降书,仪式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隆重举行,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麦克阿瑟做了一个惊人安排,他让两位刚从战俘营解救出来的盟军将官站在自己身后,接受全世界的瞩目。签字过程中,他共用了五支笔,其中三支赠送美国国会、西点军校和将军夫人,剩余两支呢?左右两厢,一人一支。另一段素材来自史料,“二战”结束后,大量曾被俘的苏联红军官兵,在走出战俘营后却选择了远离祖国,为什么呢?出于自卑和恐惧!因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无穷的敌意和歧视,政治甄别、审查、处分、关押甚至流放……
同一场胜利,同样的流血牺牲,但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了对“英雄”和战争义务的理解、对生命和人性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样的素材相遇,本身就诞生意义。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使之相遇,你要努力成全它们。这就是靠个性识别方能获得的素材之间的联系。上述的那幅老照片,虽流传日久,但在此文之前,几乎没人去重视和放大这个细节,更未从生命关怀的角度去拓展话题,大家的注意力似乎在别处。我在央视做新闻节目时讲过一句话:“注意力就是第一价值观!”同一桩事件,同一个新闻现场,你看见了什么,你以怎样的方式看见,决定了你的节目,而这一切,都源于你是怎样的一个记者或摄像师。此语也适用于写作,尤其是思想类表达。
(节选自《语文学习》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