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植物
2018-08-04沈艺娟
沈艺娟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在我们的印象中,植物一直是生物圈里“顾家”的模范代表。其实,这是植物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别说“走路”了,有时候就是带着土壤搬个家,植物也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死亡。但是世界上就有这么神奇的植物,总是时不时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竟然还不止一种。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九死还魂草”——卷柏。虽然卷柏的外表和其他蕨类一样平平无奇,但是千万别“以貌取草”。当干旱来临时,机智的卷柏立即处于休眠状态,细胞的新陈代谢几乎全部停顿。一旦得到水分,全身细胞会再次激活,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当然,它的神奇之处还不止于此。每当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圆球状,只要稍有一点风,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打开并且恢复“真身”,重新扎根到土壤中,恢复曾经的葱茏。但是,卷柏还是个任性骄傲的“小公主”,如果它感到水分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就会连根拔起,继续“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间的繁华”。卷柏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遇水就停下,没水就滚走,就像是一个热爱旅行的“驴友”,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界的旅游者”。
另一种同样生长于我国的会“走路”的植物,就是风滚草。风滚草是一种生活在戈壁的植物,被人们称为“草原流浪汉”。当旱季来临的时候,风滚草就蜷缩成一个球,在风的作用下拔出自己的根,然后就“随风奔跑”,一滚就是十几里的路程。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风滚草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第二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候,放荡不羁的风滚草才会停下来,在暂居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结束流浪汉一样漂泊的生活。
在南美洲,同样也有会“走路”的植物,就是步行仙人掌。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自小生活在艰苦的沙漠环境中的步行仙人掌,它们的根早就发展成了会走路的“脚”。步行仙人掌的根是一簇簇的软刺,扎根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当土壤水分不够用的时候,软刺们就会在风的推动下缓慢移动,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当然,自然界还有不少会“走路”的植物。当生活的环境不再适合这些植物生长,它们就会立刻离开,寻找更加适宜生长的环境。我们人類,是不是也该向这些植物学习呢?当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改变自己,重新出发,去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环境。
(彼岸花开摘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