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种思维导图法进行企业会计教学
2018-08-03杨彩芬
杨彩芬
摘要:思维导图教学法利用多种可视的思维导图,形象地把要讲授的内容展示出来,从而使知识结构化、逻辑化,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企业财务会计课不再枯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本文以“原材料”教学点为例,将多种思维导图同时用到技工教育企业会计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 技工教育 企业会计 原材料
一、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用关键字词、图画、数字、连线、色彩等把我们大脑中的思维以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结构表达出来。思维导图具有表达直观、通俗易懂、浓缩知识的特点,所以能帮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
所谓思维导图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教,利用多种可视的思维导图把要讲授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使知识结构化、逻辑化,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企业财务会计课不再枯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教学法的优势
1.思维导图式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思维导图式教学从节省时间、突出重点难点、建构教学框架三方面来促进教师认知,达到知识结构化,让整个教学思维处在同一个全景图内。在教育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表现形式上就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对技工教育学生而言,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
2.思维导图式教学让学习变得简单易记
思维导图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帮助学生合理做笔记。思维导图只需要记录教学内容中相关的关键词。因为有显眼的关键词,思维导图容易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且保持时间相对长久,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可更好地内化吸收。
三、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以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原材料”为例。
1.教学前,利用思维导图,轻松备课
备课时可采用手工或者计算软件版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手工绘制可以提高教学前的记忆效果,但花费时间长,不易修改,所以建议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图。在绘图时,使用不同的颜色把不同的知识点从中心发散出来,形成自然结构,便于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同时能把握授课时间(见图1)。
2.教学中,巧用3种思维导图,让思路更清晰
在课堂教学时,要灵活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整个思维导图看作一个靶子,中心主题比作靶子的圆心,那么次主题及由其延伸的细节则可看作以主课题为圆心的同心圆,将知识点一环套一环依次罗列开来,主次可辨,思路清晰明朗。思维导图不但帮助教师把教材重点和难点讲清楚了,而且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和思维的启迪。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作品,通过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从而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出相应的教学指导。这样不但能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再加上关键字的使用,刺激学生在做笔记的时使思考要点,使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有声有色,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认真倾听讲课。
(1)利用展开式思维导图进入课题的学习(见图2)。
(2)利用组合式思维导图引入核算方法的学习(见图3)。
(3)利用树状式思维导图进入核算过程的学习。“原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核算。但在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两种方法都必须掌握。为使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教师要积极鼓励每个小组派代表将绘制填充好的思维导图上台讲解思路。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树状式思维导图将“原材料”的两种核算方法分别进行归纳、标出关键词、评讲知识点。在评讲中,教师紧紧扣住思维导图的要素,采用各种活泼灵活的思维导图教学手法,既要讲清楚教材重点和难点,又在师生的思维互动中促进思维和智慧的生成。
四、思维导图教学过程需要把握的事项
1.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利用不同的思维导图风格
让学生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也是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相当于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图)来将自己的想法用各种不同形式“画出来”,可以把一串枯燥的会计信息变成彩色、易记的、有组织性的图。
2.指导学生联想相關知识点
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有新发现。这时要激励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探究新事物的能力,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而且从中查找关键字和核心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