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优秀教师的诞生
2018-08-03山之雨声
■ 山之雨声
教师的内心应该没有任何束缚任何牵绊 ,空灵澄澈 ,有如云层之上的天空 ,永远碧蓝无极 。
王羲烈:
作家,资深国学教师,现任深圳山之雨学校校长。教学风格纵横博学、自由大气。著有《深中教育故事》《寂寞英雄》等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作品若干种。
前两日与蔡兴蓉老师聊:如何成就一位理想的语文老师?推而广之,不但是语文老师,而是任何学科优秀的老师,该是什么样子?讨论的结果,大致有三条:广博的修养、思考的习惯与自由的精神。
何谓广博的修养?首先,要对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懂得非常之深之广。比如语文老师,他应该熟悉古今中外的文学,对重要作品、作家、评论,都相当熟悉。虽是讲一篇作品,对于该作家却要有全面的认知,对于作品所涉及的时代与思想文化环境,有足够的想象。故而,讲文学,必了解历史、哲学。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就是这个意思。数学老师亦如是,不仅是本课所涉及的知识,以及相应的题目,优秀的老师应该讲清楚此知识的来源、背景、推导的过程,与现实的联系,甚至意义何在。如此,知识才能与学生的生命发生联系,才能变成建构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教师对相应学科获取的信息越充沛、掌握得越深刻、理解得越到位,他才有可能把学生带到那个美丽的境界中去。此外,除过知识丰富,假如教师会踢球会弹琴会唱歌,有一门体育或艺术方面的特长,那就更好了,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也容易产生个人魅力。所有的知识,是通过人的桥梁来传递的,亲其师,才易于重其教。
何谓思考的习惯?教师的上课,不仅是准备好材料,按固定的程序,纯出于完成任务的认真,不管不顾一路讲下去。而是一边讲述一边根据学生的反应,保持精神的警惕:不断评估自己的表述,不断做灵活地调整,始终要让学生保持精神的参与度。这样的上课,随机应变,是高度的思维游戏,是智力的游刃有余。故而,课堂是有生命的,像植物一样自由自在生长。根据内容、听众、时间、地点、气氛等等的不同,不拘一格,随物赋形,或汩汩滔滔,一泻千里,或曲曲折折,百转千回,要之,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要做到上述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有思考的习惯,不是在备课的时候才去想着下节课怎么讲,而是随时随地都在思考:思考学生的特点,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思考该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思考如何优化讲授的程序、要举的例子,思考什么样的语言、活动、练习,让学生可以进入知识、进入知识所生成的图景或洞察……蔡老师曾云,“我从不备课。”从不备课的意思是随时随地都在备课。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新闻讯息的风云变幻,书籍杂志的吉光片羽,都会被思考的习惯储存起来,化为课堂的春风春雨,灵丹一粒。
何谓自由的精神?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已具有良好的修养与思考的习惯,可他讲课依旧乏味,或者说内容已足够充实,也经过了精心地设计,可是照样让人觉得没意思。这课堂已经够好了,可总像缺了一点什么,缺什么呢?像一锅鲜美的排骨汤,忘了放盐。那点“盐”是什么?那点盐就是自由的精神。
教师的内心应该没有任何束缚任何牵绊,空灵澄澈,有如云层之上的天空,永远碧蓝无极。他从事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工作,随时又能从知识与文明上解脱,更不要说现世的权力、功利、饮食男女与人情世故。不是说要让教师成为超人,立地成佛,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说在人间烟火之外,当他登上讲台——应该如去家千年化为仙鹤的丁令威栖居华表,如耶和华示现荆棘燃烧的西奈山,如耶稣被撒旦带上高高的屋顶,俯瞰万国的荣华——在那短暂的四十五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他像神灵附体,一切当下的烦恼、忧愁、矛盾、困惑、焦虑……通通被抛于脑后,他仿佛鱼在水中,鸟在空中,水在地中,超尘脱俗,游于无朕,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藐视古往今来。
广博的修养是材料,思考的习惯是工具,自由的精神是创意。只有自由的神圣火焰,在一个教师心中点燃,他才能获得弥达斯的那根金手指,任何知识任何学科,经他轻轻一点,立刻就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