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的降格以求
——读《孔子的乐论》

2018-08-03张艺芳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理想国孔子美的

文_张艺芳

《孔子的乐论》 江文也 著

当代社会飞速运转,诸多事情难以掌控,身处其中,无力感积压,总想逃遁。音乐就像是一个微缩的景观,可以让我们目娱心悦。但音乐的乐趣不只是声色犬马之类的感官之娱,它更应当是精神上的。上个世纪的作曲家江文也称之为“精神上的运动”。

江文也眼中的孔子,是位音乐才能远胜专家的音乐家。孔子听到好听的音乐,“必使返之,而后和之”。听到既善且美的音乐,受某种因素的刺激,与之产生共鸣。作为音乐家的江文也有过同感:我人生命之鼓动与他人生命之鼓动、我人感情之起伏与他人感情之起伏,完全在同一旋律的烘炉中融合一体。

这种音乐带来的同频震颤,发生在经典的音乐之间。《礼记·乐论》里,记载了孔子习琴于襄子的故事。襄子对孔子的习琴状态,有几个阶段性的描述: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为人。最后,孔子得其为人,“安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孔子从所练习的古琴曲中,感受到文王的为人和样貌。襄子的评价中,包含其对音乐的最高理想,通过音乐陶冶其情、涵养其志、得其情操,成为贤人。当今的音乐,实难望其项背了。

孔子一生坎坷,周游列国,未受重用。他从卫国返回故乡鲁国时,看到水泽中香兰独茂,感叹兰花何其高贵,为百花之王,现在居然落得与众草为伍。遂取琴弹唱,作幽兰操,自比空谷幽兰,感慨生不逢时。歌词写道: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二十八岁习琴,而后一生与琴为伴,时时歌之。对于孔子而言,乐本身就是道德的,它本身纯净无瑕,自成一个美的世界。而孔子以“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音乐之美。从当今的音乐中,透过五花八门的技艺,若能感受到作曲者的心境和志向,便是真正地领会了音乐之美。

在东西方的理想国中,音乐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东方,孔子塑造的理想国中,礼乐刑政,效用各不相同。孔子主张礼乐治国,是以政和刑治国的前提,“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而在西方的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至于乐调和节奏,他们都要恰能配合歌词。”“真正的爱,只是用有节制的音乐的精神去爱。”“诗神就像这块磁石,他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民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

柏拉图和孔子的相同之处,是他们皆认为,音乐之美首先建立在诗学基础上,乐调和节奏次之。除此,音乐是有节制的德性的表达,用以调和情志。这就将孔子所说的音乐,与如今的音乐区分开。

爱新觉罗·溥佐所绘兰草图

江文也认为,“今日所谓的音乐,已不是焚香危坐,严容弹奏之乐。而是穿着浴衣,边饮边唱 ,或边饮边听之乐。”江文也曾于日本学习声乐与作曲,1938年返回北平,教授作曲课程之余,从事中国古代和民俗音乐的研究,试图追溯音乐的源头,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在音乐作为娱乐品的时代里,江文也感叹:“音乐专家总是将自己局限在音乐的小天地里,不管外面的世界到底怎么样了,他们也未曾注意从当时代的文化立场下判断,观看音乐究竟有什么价值。”

当今小学的音乐课,实在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价值。当代古琴家金蔚先生极力建议,“应在中小学增加中国古典音乐的鉴赏课。”以配合当前“温柔敦厚”的诗教。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一群被教师放弃的孩子,关黑屋、送监狱都无济于事,在马修老师的指挥下,唱出惊为天人的歌声,便是音乐的涵化作用。

推荐书目

《玩家1号》

[美] 恩斯特·克莱恩 著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世界游戏界首富去世后,他没有法定的继承人。他留给世人的是一个精心编写的游戏——《安诺拉的邀请》,以及一个约定:谁能拿到钥匙,开启三道门,得到彩蛋,破解游戏中的谜题,谁就能够继承他的全部遗产。全世界的人都疯狂地投入了这个寻宝游戏,竞争不仅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还延续到了现实世界。

这是近期热映的电影《头号玩家》的原著,一部被誉为“极客圣经”的科幻经典,深刻影响美国虚拟现实甚至整个科技产业三观。但网上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就是一部“宅男网文”罢了。

《比海更深》

[日] 是枝裕和 著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温情代表作,电影《比海更深》的原著小说。小说将视角对准废柴人生,抒写了一曲失败者之歌:你有没有比海更深地爱过一个人?当人生与曾经的理想背道而驰,要怎样笑对当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枝裕和总是让人动容,就在于他描摹的不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也是每个人五味杂陈的人生交响曲。细腻如水,诙谐感动,温馨中交织着遗憾,让人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理想国孔子美的
大理:梦游理想国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直销理想国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