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孩子的神游

2018-08-03张冬青日日新学堂创始人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游走神道题

文_张冬青 日日新学堂创始人

课堂上,老师喜欢那些跟随老师的学生,喜欢那些专注听讲的学生。对于那些总是发呆、走神的学生,真是既哀又怒。评价一个老师,也总是以能否掌控课堂、吸引全体学生注意力为好坏老师的标准。而那些脱离掌控的学生、不注意老师的学生就成了障碍。于是老师就要用尽解数挽救他们,成就自己。

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课堂神游也是焦虑万分,由于无计可施,便期待老师能解决问题,会认同老师使用惩罚手段。如果老师解决不了,会觉得老师无能或者不负责任。

总之,没有成人接受孩子在被成人教诲时走神。谁能理解一下他们呢?孩子为什么会走神?走神的内容是什么?走神就一定不好吗?

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成人也有自己的世界。区别是什么?

孩子的世界里想象的东西多,成人的世界里经验的东西多;孩子的世界里情感的东西多,成人的世界里理智的东西多;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成人的世界是复杂的;孩子世界里的价值取向是非功利的,成人世界里的价值取向是功利的。

例如,在韩国电影《素媛》中,九岁的素媛在做一道数学应用题,通过某某同学分糖的故事用除法计算平均数。素媛跟妈妈说,她做不了这道题。妈妈听她读了题后,直接告诉了她答案。孩子说知道怎么做,可是还是做不出这道题。

不知道看电影的成人,有多少关注了这个情节。

素媛说:如果是某某(她的同学兼邻居)有糖,他不会分给我们吃,他只会抢糖吃,所以这道题做不了。

这就是孩子世界里的“现实”。应用数学题里的虚拟人物和数字都是抽象的,与孩子的生活无关,但是孩子会与真实的生活链接,于是生活中的情感纠葛就变成重要的了。成人会认为孩子是在瞎想,是不务正业。算出题、得到分数是重要的,孩子怎么就总是想那些没用的事情呢?

如果抛弃功利主义,有什么是没用的呢?成人为什么不能去儿童的世界里做做客,理解到儿童的心思与感受?那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羡慕,那里有治疗成人焦虑和疲惫的良药。

现在,很多父母营造圣诞老人送礼物的神话,愿意孩子一直相信这个神话,延长天真的时光。大人在享受扮演圣诞老人的快乐。但是在学习上,却希望孩子立刻脱蒙,进入高效学习的跑道。这岂不自相矛盾?

那是不是孩子走神,我们就不用管了?也不是。学会专注地学习,也很重要。孩子要长大,每长大一寸,都要脱掉一件梦幻的衣裳,这也没有遗憾。我们理解儿童的世界,不意味着我们和儿童就一直待在那个世界里。成人的世界里有缺憾,但也可以美好无比。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了解孩子走神的原因:是因为专注力不够走神呢,还是因为课程的无趣走神?是因为孩子聪明一学就会所以走神呢,还是因为学不懂而走神?面对不同的走神,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在此,我并不论说方法,而是从认识角度阐释神游的意义。这个意义在于:神游有助于孩子自我的形成。

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三个世界:

一个是超我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自己是个社会人;第二个是自我的世界。这个世界里,自己是主体,但不是全部;第三个世界是本我的世界,这里只有自己。人的超我总是压抑本我,本我也会不断地挑战超我。把超我和本我调整和谐,需要自我的强大。

儿童的自我在形成过程中,并不强大。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超我,他的本我也在发育中。儿童的超我部分是成人帮助建立的,这个过程中,不是儿童自己的超我束缚本我,而是成人的意志在束缚或者纵容儿童的本我。成人的行为变得很关键,也最容易犯错误。而神游是儿童从本我出发认识世界,把认识的经验不断回味、反刍、延伸,逐渐形成自我。这时,儿童摆脱了成人的耳提面命,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探索。神游就是孩子自由探索的一个安全空间。

并不是这个安全空间越大越好,一个沉溺于神游的孩子要引起注意。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多。而需要警惕的是另一种情况,即成人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把孩子完全占有、撑满,不给他这个空间。

日日新学堂王晓峰、张冬青夫妇

猜你喜欢

神游走神道题
误会
恭喜你走神了
为什么上课走神
走神
召唤与留白——读李元洛先生《诗国神游》
黄鹤楼
这道题谁会做
荣誉光影·图说大赛
走神
神游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