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信息平台的探索与研究
2018-08-03顾爱军
吕 露,顾爱军
(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上海 200444)
新世纪新阶段,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经深刻地参与并且塑造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党建工作内外环境受到冲击。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中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它的特殊性在于党建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流动性强,思维活跃,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相比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而言难度更大。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应该努力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实用性和长效性,推动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把控党的建设质量。
1 高校党建工作现状
目前依靠互联网的作用,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党建网站系统,但基本上是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这些服务于教师党员的网站,内容包括专题活动报告,党建工作报道,党务资讯,规章制度,学习文库等,普遍存在着缺少建设管理和互动创新的情况,因此使用率并不乐观。对于学生党员的党建思想教育工作,在传统的模式上开始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基层党建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展教育引导、党务信息公开、党务工作宣传,党支部书记定期提醒党员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学习。各党组织内部通过建立党员学习交流QQ群、党员微信交流群的方式,方便党员互动交流,以及活动的通知。现有的方式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内容与形式都很单一,教育的方法与内容也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缺乏监督和促进力度。
2 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1)提高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的现状反映出大部分高校党务工作管理人员认为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而言不重要。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多数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边干、边等、边看的状态。从根本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认识到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增强党的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大投入。这需要各高校高层乃至教育部的支持,不论是硬件、软件还是宣传教育,每个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各高校也可结合本校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研发或购置相应的管理软件,同时加大相应硬件设备的投入。
(3)建设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目前,多数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一般性的运用校园网传输、发布信息层面,缺乏相应的操作平台和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相关设备陈旧落后,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当代的党建信息平台应展现 “互联网+党建”,即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与具体党建工作深入融合。大数据的处理需要经过采集、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和分析以及挖掘等流程,同时运用信息资源、设备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这就需要必须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3 高校党建信息平台构想
高校党建信息平台的建设目的有:一是覆盖全校所有党组织和党员,摸清党建工作发展脉络,针对性的督促整改;二是畅通上下级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实现党建工作和党员发展全过程管理,激发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动党建资源整合,打破部门壁垒,提供党员活动和交流交互平台,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四是揭示党建工作统计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实时跟踪专项工作进展,辅助党委决策,监督和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
图1 高校党建信息平台模块结构
如图1所示,内容包含:一是录入全校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的信息,构成一个结构清晰、职责分明的数据库,建立健全的党组织体系;二是切合党组织管理需求,对组织内的积极分析,预备党员、党员、党组织历程进行全方面、全节点跟踪并进行系统化管理,在学习教育的模块部分,平台上需要及时更新最新的政策信息,方便党员学习,并不定时组织培训考试等;三是通过多种终端,结合基层可视化系统,对三会一课的计划安排、进行过程、反馈收集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记录可上传到网上,供浏览借鉴和评选,平台将党员和党组织相关工作或活动信息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助力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四是切合党组织管理需求,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党员、党组织数字化管理,实现阳光考核。
平台安全性要得到重视,信息上网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杜绝虚假信息、涉密信息上网,定期做好网站的检查和维护,不断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建设意义及展望
探索一个实用的高校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从单向式向互动式转变。通过“让数据说话”的方式,发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督促促进工作的完成,提高党在复杂形势下的全局掌控能力,帮助各级领导者打破时空的局限和经验判断,作出正确的形势评估,加强党建工作的预见性。
展望高校信息平台的发展,我们应致力将平台建设成为一个灵活的系统,支持PC端和手机端同时登陆,有活跃的用户,有庞大的后台处理系统,确保信息安全的平台,师生党员可以按需自助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长此以往,平台上将凝聚所有师生党员的力量,共筑一个阳光、智慧的党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