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三部曲
2018-08-02陈根球
陈根球
“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表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就是“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专家,他的教学法还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这些在他的著作中都得到了体现,他堪称当代读写结合教学的典范。按照丁老师的实验步骤,我亦步亦趋地进行了一些实验。我的做法是:
一、在学课文时学习作文知识
我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在讲读课文时就注意渗透作文知识。内容是根据课标而定,基本上在小学阶段的一些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都结合课文渗透、训练。
(一)结合课文讲题目。在讲一篇课文时,我总要问同学们,你认为这篇课文的题目好在哪里?如第11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和第三课都是写人的课文,为什么第2课以人物的名字作题目,而第3课却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题目?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郑成功爱国的最大功绩是收复了台湾,提到郑成功,人们就会自然想到,是他带领将士收复和发展了台湾。而第三课的主人公肖邦,作出了许多名曲,而最能表现他爱国的事例,就是他在弥留之际说出的那句感天动地的话:“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个题目本身,还能引起读者的一些疑问:心脏本来就长在人身上的,怎么叫带回呢?这是什么一回事呢?通过比较,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吸引人。看树先看皮,看文先看题。所以,在题目的锤炼上,一定要舍得下工夫。在具休写作时,我一般不统一命题,或者给予半命题,或者干脆让学生自己命题。
(二)结合课文讲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一篇文章的開头是至关重要的它要能吸引读者去读下文。仍以第11册为例,第9课和第10课都是写人的文章,讲读完这两篇课文,我就设问:它们在开头有什么相似之处?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能引起下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在第9课找出了“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生命艰辛而又壮丽”等词句可引诱读者读下文,而第10课有“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时间简史》拥有无数读者”等词句,强烈地吸引读者去读下文。这种开头的共同点就是——它使读者产生了疑问:如夏洛蒂处于什么样的逆境,怎样成才的?霍金为什么在轮椅上坐了40年,他怎样写出《时间简史》的?让同学们明白,要把疑问隐藏在开头里,就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能模仿着写出较好的作文开头。此外,就是归纳开头的几种常见形式和规律性。
(三)结合课文讲结构。在文章结构上,我用了一个比喻——结构如鱼。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图,指出一条鱼由鱼头、鱼身和鱼尾组成。鱼在水中游泳决定方向的是鱼尾,由鱼尾决定鱼头游泳的方向。文章亦然,讲究开头要有总起句,要引起下文,中间内容要充实具体,讲究过渡,末尾要呼应上文,呼应开头和题目。虎头、猪肚、豹尾,在鱼这个图形上说明,更加使学生容易记住:文章至少要分三段,这三段之间有一个必然的线索和联系。有了这样一个具体形象,结合课文加以说明,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如在上第12册课本上的《半截蜡烛》时,我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最能引出下文的句子,它就是鱼头的核心。然后,我要求学生找出结尾句中呼应上文以及开头的句子和题目的中心词。为了使学生能运用于作文实践中,我又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他们的习作一的作文初稿,检查自己作文的总起句,结尾句和中间过渡句是否符合要求。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的每篇作文都必须根据《好作文的标准》进行自评和同学评,然后才上交到老师那里。
(四)结合课文讲技巧。如文章里要设置悬念,我就用“文似看山不喜平”来开导学生,说明文章里要有矛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曲折。如《半截蜡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我就要求学生指出悬念在哪里,矛盾和起伏在哪里。再如学生的作文最大的毛病是缺乏具体的细节描写,如记一件事,可以写出来龙去脉,但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为此,我以一个学生的作文为例,指出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重要性,并给予修改。在学生自评作文时,我就要求学生画出自己作文的细节。这样,就把读、学、写结合了起来,并运用于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结合课文内容,加强作文训练
“游泳要在水里学,作文全靠写中练”,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裁的写法以及各种技巧,多练是必不可少的。
改写:
如上了第10册的《望月》一文后,我布置了以小外甥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因为这样的改写是第一次,学生没有尝试过,为了降低坡度,我就给学生写了一个开头:
月亮还没有出来,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精神抖擞地像在逗我们玩似的。江轮甲板上的旅客却并不欣赏这美好的夜景,陆续进入船舱里睡觉去了。船上很静,只听到机器房里的声音。外公对我说:“我们也睡觉去吧。”
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感觉有一片白花花的光亮在我的眼前照耀,我被弄醒了——原来是月光。
结果,不少学生写得很好。也有不少学生把人称弄乱了,我就再教他们,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补写:针对课文里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展开具体地描写。如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我便让学生展开想象:嫦娥是怎样同逢蒙进行周旋的,他们各自可能说了什么话,有什么动作,神态如何?然后,叫同学们说一说,再到讲台上演一演,结果,很多同学都写得不错。再如上到《大江保卫战》中的一句话:“在簰洲湾,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云兰。”我即布置下列问题让学生想象:周老师可能是怎样先救出学生,而耽误了自己却逃不出去的?最后,战士们是怎样救出周老师的?让同学们思考后,再说出来,然后布置作文《先人后己的周老师》。
扩写:
如上了《狼来了》的寓言,我安排学生进行扩写,先让学生先讨论村民为啥不去救,再上台表演,然后让学生写作。
还有续写:如上了第11册的〈〈爱之链〉〉后,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还有写读后感的,如上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青海高原一株柳》、《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都安排学生写读后感。
进入角色写: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人文教育,提高写作能力,我还创造性地安排学生以课文中的某一个角色给另外一个角色写信。如我上了第10册的《灰椋鸟》后,我安排学生以灰椋鸟的身份,写一篇〈〈致人类的一封感谢信〉〉。
仿写:如上了第12册的《三亚落日》,我先要求学生回答,在写作上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这篇文章写得生动,运用比喻和拟人,使文章生色不少。而且,描写细腻,细腻的描写来自于认真的观察。于是,我布置作文《山乡落日》,规定不得少于两个比喻或拟人句。这样,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学生进步就比较快。如上了12册第22课《理想的翅膀》,学到了以选取典型的事例,选取典型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布置了作文《教了我六年的陈老师》明确规定在作文里标出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再如仿写片断:如学了第12册22课《理想的风筝》中的第二自然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我设问:这段写景的三句话,为什么生动?学生答:三句话句句拟人。我趁机布置作业:仿写一处景物,要求用上三个拟人句。再如学了第12册21课《莫伯桑拜师》中的福楼拜开导莫伯桑的“九问”:不,不不,怎么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富丽堂皇的马车和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我就结合时令,布置学生围绕油菜花在课堂作业中仿写“九问”片断,同学们都写得不错。如一位同学写道:不,不不,怎么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远看油菜花和近观油菜花是一样的吗?每朵油菜花有几片花瓣?花蕊?是什么样的,有几个雄蕊几个雌蕊?含苞欲放的油菜花与盛开怒放的油菜花有什么区别?春风荡漾的油菜花和静止不动的油菜花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吗?阳光明媚时的油菜花和春雨淅沥时的油菜花有什么不同?露珠滚动的油菜花和夕阳西下时的油菜花又有什么不同?蜂飞蝶舞时的油菜花又是怎样的呢?
再如,上了第12冊23课《孔子游春》的第八自然段中借物喻人的“论水”,我就布置学生以这样句式写“青松”。
还有仿写各种句式,相比而言这要简单一些,此不再举例。
汉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强调了观与练的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读与写的密不可分,但只有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三、在读中发现问题,修改作文
文章不厌千遍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老舍、叶圣陶等许多大文豪都说文章写好了,一定要念几遍。念就是读。有写作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读是改的前提,通过读可以发现毛病和问题。但学生在习作时,却很少读,为了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写一篇作文,要读给家长听,要进行自评,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态度就明显好转。作文的句子通顺了,修改的能力也渐渐提高了。学生通过互改,也能发现别人作文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已也起促进作用。近年来,我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青阳县蓉城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