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2018-08-02于慧敏
于慧敏
摘要:语文作为我们学习传播中华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语文课程有它自身的发展前途和独一无二的生命力。既要传授给学习者中华传统汉语言文化的实质性知识,又要注重陶冶学习者的美好情操。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的掌握能力,感知程度,理解及记忆进程等,还应该重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人文关怀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变得有血有肉。
关键词:传播力 文化 心灵教育
一、用成功思维培养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习惯相当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对于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在上学期间,从我们刚认识时的草根到现在的飞黄腾达,他没有父母出众的头脑基因,更没有受贿他人或者靠家底,而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后天养成的良好习惯造就了他出人头地的社会地位。只因他内心深处有一根不灭的信念蜡烛。试问如果他天生懒惰又自暴自弃,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又怎能有这样光明的前途呢?
事实上,成功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登天难。方法,永远把方法放在第一位。一味的迷茫前进未必把你推向成功的巅峰。其次,进度。进度也很重要。质量是保证效率的前提。之所以把质放于首位,说明质是进度之根源,加之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就是循序渐近。最后一步那就是坚持,铁棒磨成针,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呢。以前我们班有位同学,每次考试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当得知他并非先天因素导致,老师不断发现问题,发现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规划,效率低。直到他开始制定计划,完善学习方案,端正态度并持之以恒,使他有了一个可观的学习成绩。看来成功说难不难,因为只要方向正确,态度端正,坚持不懈就能成功。说易不易,并非两日之功和一时兴起就能事半功倍。
二、健康心理素质,从自身做起
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也是立足于社会的支柱。学生自身作为心理状态的指挥者,操控者,应该具备调控心理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学生如果自身发现心理问题,首先应该积极面对,运用自身调控机制不断修复。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且设立相关部门及学生基层的工作服务人员,既可以让心理有问题同学有一个倾诉平台,又可以让其无代沟交流,形成绿色通道。为了让学校对这部分学生人群有更全面贴心且人性化的关注和照顾,还应在各班成立相关团队,让心理协会机制更加完善和成熟。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方还应定时进行心理反馈问卷调查等,有利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发展。对此,心理委员协会应有两项实质性职责,包括预防和预治两大方面。具体为心理委员發现有心理健康隐患的同学应该及时引导,使其走出心理阴影。对于未发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群应该多多关注,不断预防。
三、给尊重让行,维护心灵港湾
经过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显示,当一个人心情愉悦,心态平和,更有利于一个人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给大脑造成积极信号暗示,从而,大大增加对知识的主动接受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心理作用可以无形当中转换成学习能力。因此有一个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古至今,学习的过程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本质是师生交流。愉悦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来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激起老师的传播热情和学生的接受心态。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老师应有温和的言辞举止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与老师建立零间隙交流,不仅可以提高传授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除此之外,老师对学生的信任鼓舞更能富有亲和力的使学生接受。例如:在上课过程当中,老师多用一些 “恩,有进步”“不错,我相信你是可以的”等之类的话对学生进行鼓励夸奖。形成温馨,轻松,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们发挥大脑积极主动性来更好的接受信息。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时回答问题前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回答问题之前总是争先恐后,但是站起来之后却语无伦次,紧张不已。这种前后不同的状态大多数让老师失去耐心,让他坐下或者一顿训斥,事实上老师这种做法不仅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其实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学生不具备回答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只是学生站起来时内心紧张导致的。只要老师面带微笑稍加提醒变会让他正常发挥。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穿插进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变化趋势以及在语文文化传播的需求,利用合适的情境和适当的引导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多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考虑。老师要以语文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用心灵引导来吸引学生,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挖掘性,并且发掘学生思维和智慧的擅长点,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情境教学下,学到知识的同时,对知识产生强大的求职欲,从而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邢玉梅.浅析小学语文与心理健康的有效结[J].教学周刊,2013,(09).
[2]赵文婷.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学刊,2009,(08).
[3]张素芳.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5).
(作者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