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亲和力与高效课堂
2018-08-02姜艳花岳中光
姜艳花 岳中光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好不好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会提高,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思考,获得高效学习效果。
教师的亲和力是获得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之一。“润物细无声”给了教育崭新的生命,棍棒下的教育让学生深恶痛绝,讨厌老师,厌恶学习。如果一个老师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就会以最大的耐心、细心,做到人心对人心,真情对真情,时时以一颗真诚之心、细致之心、平和之心、忍耐之心对待学生,他的课堂则是充满爱的高效课堂。那么,教师的亲和力在高效课堂中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用微笑导航,让师爱闪光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语言,它能架起心灵的桥梁,教师甜美的微笑能给课堂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微笑会让学生更尊重更喜欢老师。记得一次课前来到教室,教室里一片狼藉,到处垃圾,黑板也没有擦。我气愤极了,双眼严厉的注视着全班同学,学生们睁大眼睛惊慌地看着我,感觉暴风雨来临了。看到这种情景,我冷静下来压住怒火笑着问,什么情况,是不是等着我来一起“扫”出去,他们看我阴转晴,开玩笑,长长舒了口气,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上节课作业太多,我们急着完成,还没来得及整理,你别生气,保证没有下次,还跑到我面前拥抱我,就像老师哄学生。可见老师的表情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重要性。微笑她像一缕缕温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蓓蕾的花朵。面对当前教育形势,更需要教师把这片温馨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爱学生呢?
(一)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是人的一种正常需要。教师随便的怀疑学生,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引起内新的愤怒和反抗。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的任务交给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会做的更好。
(二)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实了解学生并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与地点,不论在操场上还是走在路上不经意的遇见,这样反而更好,气氛更轻松融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向老师敞开心扉,消除顾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体贴入微,严格要求,做到以法执教
教师对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做到体贴入微,但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要做到严中有爱。当然,所指的严并不是越严越好,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做到严而得当。但是,现实社会中,并不是付出你的师爱就能收获学生对你的爱,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有爱生还不够,还应有尊师,尊师是学生的“职业道德”。有些学生不但不尊师还不尊重其他同学,甚至破坏学习秩序。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也可以惩戒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惩戒要有度,这个度就是法律。不能侮辱学生人格,侵害身体,损害心灵。
二、用亲和的动作、体态语言提问,能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手段,教师应巧设教学问题并注意调动手势、表情、姿态语言的亲和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在上《答谢中书书》一课,我问一个学生:“你能跟大家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吗?”我边说边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用手轻摸一下他的头,鼓励他回答。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于是他大方地站起来回答:“作者在小溪上,看到那些清澈的溪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我又走到另一个学生面前,面带微笑,用手势示意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他会意地站了起来说:“作者独步于山林之中,周围是绿的一片,有花香,有鸟语,潺潺的小溪淅淅沥沥地流过,偶尔会有一片绿叶静静地飘过,落在作者手上,好有诗意!我又微笑着走近……
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我知道是我的动作体态语言的亲和力,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有了安全感,从而放飞了思维的翅膀,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可见教师的亲和力在高效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亲和力有利于把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合作探究式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促进者,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亲和力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总板着个脸,居高临下,在学生眼里老师是“神”,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探究中去。相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融于学生中,和学生一起畅谈,鼓励,引导他们大胆猜想,无论对错首先以赞许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主动大胆的动口动手。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学校、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等的出现也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使学生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化。
(二)教师亲和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尤其是来自老师的表扬。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表扬,也能让他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基础差,上课无精打采,课堂上同学们交流探讨问题时他也爱理不理,见到老师总是唯恐避之不及。一次,他的课堂小测有了点点“进步”(其实是抄的),我抓住这次机会,微笑着走到他面前向他竖起大拇指,还在课堂上热情地表扬了他。自那以后,他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期末考试时成绩超过了班上的平均分,见到我时也总是面带笑容,主动地向我问好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表扬的亲和力,它改变学生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我也在其中尝到了甜头,尝到了教育的种种幸福和成功的享受。
(三)教师亲和力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曾经有位学生告诉我,说他讨厌去年教他的语文老师。原因是在他犯错误时,那个语文老师不是讽刺,就是谩骂、训斥。可见教师的亲和力,可吹散笼罩在学生心头上的紧张和不安,缓解气氛,消除师生对立,使批评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那么学生不但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而且还会感谢老师,进而增进感情。例如,有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津津有味,忽然发现有位同学拿着镜子和梳子在扮靚,我马上停下来,用微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孔,只在那位同学的脸上停下来,在微笑中给予期待的示意。只见他赶紧收起镜子和梳子,专心听讲了,眼神中还隐着感激。课后他还真的向我表示道歉和感谢。因此亲和力的批评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四)教师亲和力有利后进生的转化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班级,后进生是必然的存在,后进生的转化当然方发很多,我认为给予他们以情感为主的亲和力是较有效的方法。任何一个学生都需老师的关心呵护,对后进生来说就显得更宝贵、更重要,如果教师能关爱后进生,走进他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在他们心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走进学生的心灵,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就会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逐渐变差为优,记得我曾经教过的一位王姓同学,刚进校时,小学基础较差,加之人很内向,所以很难跟上班,也就很自卑。我通过家访了解了他情况之后,上课前经常找个板凳坐在他旁边,问问他生活方面的问题,课后找机会与他聊天,让他帮我做些检查作业之类的事,慢慢的他就很信任我,有什么事情都与我谈,由此我们谈到如何学习,怎样学习,他有进步,我及时表扬,慢慢地,他的学习跟上来了,人也变得开朗,也不再自卑。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也是一个教师的荣誉线。教师的亲和力展现的亲切感,让学生产生信赖,他愿意跟随教师的指点,积极思考,反复讨论,发现疑点,深入研究,配合教师的鼓励,赞扬,鞭策,学生思维会得到飞速的发展,认识也会水涨船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水到渠成了。
(作者简介:[1]姜艳花,本科,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初级中学,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师的亲和力在教学中的应用;[2]岳中光,本科,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初级中学,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师的亲和力在教学中的应用。)